首页> 中文学位 >阿兰·佩雷菲特笔下的中国形象及其中国观初探
【6h】

阿兰·佩雷菲特笔下的中国形象及其中国观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Resume

Introduction

Chapitre Ⅰ L'affinite predestinee entre Alain Peyrefitte et la Chine

1.1 La Vie d'Alain Peyrefitte et sa passion pour la Chine

1.2 Pourquoi Alain Peyrefitte s'attache-t-il particulierement a la Chine

1.3 La melodie d'une Trilogie : 《Trois voyages en Chine》

1.3.1 Pourquoi le choix de cette trilogie

1.3.2 Les caracteristiques de cette trilogie d'Alain Peyrefitte comme recit de voyage et reportage

Chapitre Ⅱ Les Images de la Chine sous la plume d'Alain Peyrefitte

2.1 Les images de la Chine pendant les dernieres annees sous la dynastie des Qing dans l'Empire Immobile ou le choc des mondes

2.2 Les images de la Chine apres la fondation de la Nouvelle Chine en 1949

2.3 Les images de la Chine apres la Reforme et l'Ouverture

Chapitre Ⅲ La Vision sur la Chine d'Alain Peyrefitte

3.1 Comment Alain Peyrefitte construit-il les images de la Chine sous les periodes differentes

3.2 La comparaison entre Alain Peyrefitte et les ecrivains francais de la merae epoque

3.3 Decouverte de La Vision sur la Chine d'Alain Peyrefitte

Conclusion

Bibliographic

Remerciements

展开▼

摘要

阿兰·佩雷菲特(1925-1999)是法国历史上一个影响非凡的人物,他是法国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任时间最长的部长,是戴高乐将军的得力助手,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成功的学者,一生出版了二十多部文史类、经济类著作,一人独占法兰西学院院士和法兰西道德及政治科学学院院士两个头衔。这位在政治事业和学术研究上始终孜孜不倦的院士对中国可谓情有独钟,他先后十八次访问中国,出版了八部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当中国醒来……世界将震颤》(Quand la Chine s’eveillera.. le monde tremblera, Fayard,1973)、《停滞的帝国或两个世界的撞击》(L’Empire immobile ou le choc des mondes, Fayard,1989)、《中国已经觉醒》(La Chine s’est eveillee, Fayard,1996)三部作品让他成为中国研究领域一位不能被忽视的学者。
  针对目前国内对这位中国研究者译介几乎一片空白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佩雷菲特生平及其作品的回顾与介绍,选取《停滞的帝国或两个世界的撞击》、《当中国醒来……世界将震颤》和《中国已经觉醒》三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对其笔下所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归纳与分析,并与同时期法国关注中国的代表作家进行对比,通过这些中国形象透视佩雷菲特对中国的认识与态度,归纳其独特的中国观。对佩雷菲特笔下的中国形象及其中国观进行分析,能让我们对中国近两个世纪的中国异域形象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认识自身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位置和作用。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由三小节组成。第一小节介绍阿兰·佩雷菲特的生平以及与中国相关的作品。第二小节主要讨论佩雷菲特与中国结缘的原因;第三小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佩雷菲特的三部代表作进行简单介绍,以解释选取这三部作品的原因,第二部分对这三部作品的特点进行总体性分析,因为三部作品具有类似的文学创作特点,即游记式、报告式文学,构成了佩雷菲特的“中国三部曲”。第二章主要对佩氏“中国三部曲”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与归纳。三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中国三个不同时代的中国形象:清朝末年中华帝国时期停滞、落后的形象,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从混乱不堪、贫穷落后的形象到新中国成立后自信的、朝气蓬勃的形象,以及改革开放后在摸索中前进的、发展的形象。佩雷菲特的关注重点是中国社会的变迁,涉及了中国民众、地域差别、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教育、科技、贸易、经济、工业、农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幅宏大画卷。第三章在前文基础上对佩雷菲特笔下不同时期中国形象的构建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透视佩雷菲特的中国观。本章共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着重探讨“三部曲”中近代以来一个始终变化的中国形象的构建过程及原因。中国,这个西方视角下的异域他者,在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关系中始终逃不过非此即彼的转变过程,三部曲中的中国形象变迁是这一规律的体现。第二节主要将佩雷菲特的创作特点与同时期对中国感兴趣的另一位法国政治家、作家安德烈·马尔罗进行对比,旨在突出佩雷菲特对中国理解、了解和赞赏的态度是建立在实地考察、认真研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第三小节对佩雷菲特的中国观进行总结。三部作品呈现了佩雷菲特对中国社会逐步了解并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他的中国观也始终指导着他的文学创作。通过其作品不难看出,佩雷菲特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敬佩之情,并始终以理解、赞赏和信任的态度看待中国。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突出文章结构与内容的合理性。佩雷菲特作为中国近两个世纪形象转变的见证人,亲身参与了中国异域形象的构建过程,其笔下正面的中国形象和其积极的中国观为扭转西方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负面中国形象做出了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