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预测应用研究
【6h】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预测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 章 绪论

第2 章 产业带重心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3 章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预测模型

第4 章 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预测与分析

第5 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或撰写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推进沿沪宁线信息产业带的建设是江苏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沪宁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沪宁线信息产业带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产成本日益上升、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沪宁线信息产业带挖掘新的生存空间,探索新的产业增长极。
   因此,对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进行预测分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沿沪宁线发达地区而言,这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内在要求;对欠发达区域而言,这也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外在力量。
   论文针对1998-2007年间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轨迹,从“经”、“纬”两个维度对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坐标进行分解;运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获取预测模型的参数体系,从而构建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1998-2007年间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实际移动轨迹与模拟路径,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分析出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逐步呈现“多核—扩散”移动、“双增长极”结构动态均衡和由“制造中心”向“创造中心”转变的梯度结构特征。借助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移动预测模型,预测在未来十年内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可能出现的移动轨迹。研究发现,由于近年来沪宁线信息产业带结构调整,沿线苏南地区逐步加大对信息产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投入,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增强产业价值溢出能力,同时依托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实际条件,2010-2015年,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逐步呈现向江苏省偏东北方位移动,移动幅度相对较大,转移主体以信息产业制造业为主;2015-2020年,由于产业辐射、产业延伸等产业价值溢出效应的逐步增强以及苏北欠发达地区政策、人才、资金等产业要素的不断健全,沪宁线信息产业带重心呈小幅向江苏省偏西北方位移动。针对预测的结果,论文分析了沪宁线信息产业重心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从政府、企业、区域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