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6h】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市民社会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一、市民社会理论: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二、市民社会:高等教育的定位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从国家到社会: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走向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二、政府管理:从控制模式向监督模式的转变

三、市场驱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市场调节作用

四、高校层面:落实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

第三章政府主导与大学自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分析

一、大学自治型

二、政府主导型

三、复合型

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共性分析

第四章自主与制约:构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一、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定位

二、确立高校主体资格,促进高校依法自治

三、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四、积极推进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

五、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社会中心结构”的地位日益突出,大学教育的成效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兴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中国有史以来,大学教育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能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提高。然而,无论是宏观的数量、体制、结构,还是微观的运行机制和过程,我国大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实践中,高等教育似乎总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被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一切按指令、按计划行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又有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按企业方式运做,这都没有认清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缺乏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市民社会理论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 以公共性、知识性为重要特征的高等教育从其本质属性上来看,无疑应属于市民社会。在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视野下,高等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政府进行合作,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国家、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从而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市民社会理论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概念和特征,重点强调了市民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工具,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下阐释了政府、市场、社会和大学的地位及关系,同时指出市民社会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走向进行了论述。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并阐明了从国家到社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走向。第三部分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概括,将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大学自治型和复合型,并指出其共同特点,以供我国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借鉴。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即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定位;确立高校主体资格,促进高校依法自治;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