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
【6h】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政治沟通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设施

第二章政治沟通理论与政治沟通机制

第三章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第四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完善的路径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政治沟通理论是西方现代政治学尤其是美国政治学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学的分析方法,政治沟通理论不仅具有历史的、理论的、逻辑的和功能的合规律性,同时也具有服务现实的合目的性。虽然受到后行为主义政治学革命的影响和冲击,然而政治沟通理论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却已成为学术史上不能忽视的里程碑,并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国对政治沟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在契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诉求以及指导实际的政治运行中政治沟通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文章中是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和逻辑:我们首先探讨政治沟通机制的合目的性,具体说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呼唤一种民主微观机制的预期功能的释放,这种机制,依据历史和逻辑高度一致的基本原则,具体指的是政治沟通机制。而探讨政治沟通机制,就必须对政治沟通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我们还对政治沟通分析方法进行辩证评估,据此我们认为,政治沟通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分析和探讨中国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会为中国的各项建设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新的分析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诉求,我们尝试着构建一种政治沟通机制的理论模型,以这种政治沟通机制理论模型为工具,我们去考察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中国的政治沟通机制的主要弊端以及新发展,同时也考察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政治沟通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体制和文化等诱因进行详尽的学理剖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完善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的实现路径。

著录项

  • 作者

    张光辉;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文晓明;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方针、政策;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沟通; 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