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
【6h】

《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前 言

第一章《楚辞》《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第一节关于神话的界定

第二节《楚辞》《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第二章《楚辞》《山海经》神话材料之互证

第一节神山、圣水、神树

第二节神异禽兽

第三节神祗与灵巫

第四节仙话与远国异人

第五节神乐、神舞

第六节娱神习俗

第三章《楚辞》对《山海经》神话材料之补正

第一节鲧神话补正

第二节后稷神话补正

第三节离朱神鸟补正

第四节幽冥世界补正

第四章《山海经》对《楚辞》神话材料之补正

第一节“阻穷西征,岩何越焉?”补正

第二节“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补正

第三节“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补正

第四节王亥仆牛补正

第五节“鲮鱼何所?”补正

第五章《楚辞》《山海经》神话趋同的文化学考察

第一节《楚辞》、《山海经》神话材料趋同显示文化上的共源性

第二节《楚辞》《山海经》的文化主源在中原

第三节《楚辞》《山海经》源于北方中原文化的神话学论证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楚辞》、《山海经》具有极高的神话学价值,它们是现存先秦典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丰富的两部书,其神话材料也最具原生特色。这两部书中的神话材料既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趋同性,即有着众多相同、相合、相似、相近之处,从而使它们能够相互印证、相互注释、相互补充。它们载有相同的神山圣水神树,相近的神异禽兽、神祗灵巫、神乐神舞,相似的长生不死思想与娱神习俗。在鲧禹神话、夏启神话、后稷神话、后羿神话、王亥仆牛神话、离朱鲮鱼神话、幽冥世界神话中,都有可以相互解释、相互补充的材料片断。 《楚辞》、《山海经》神话材料的互证互补,所显示的不仅是神话材料上的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表面现象,透过这种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两者有着诸多共同的神话原型,隐匿在这种神话材料趋同表象之下的是这两部典籍在文化渊源上的同源关系。它反映了同一文化源头民族共同的原始神话思维。能够显示这种共同原始思维的原始文化就是环太平洋文化圈中最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以夏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

著录项

  • 作者

    纪晓建;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建忠;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楚辞;
  • 关键词

    楚辞; 山海经; 神话; 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