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兼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6h】

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兼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一、课程价值取向一般理论的建构

(一)“课程”释义

(二)“课程价值”厘定

1.课程的个体价值

2.课程的社会价值

(三)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

1.关于课程价值主体的选择——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

2.关于课程价值内涵的选择——以非功利性取向为旨归

二、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解读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历史回顾

(二)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性反思

1.课程与学生个体的疏离

2.教师发展的旁落

(三)小结

三、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课程价值理念的重建

1.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生命整体性的确认

2.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3.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向学生现实世界靠拢

4.课程实施的人性化——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

5.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和过程性——“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三)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后 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文从课程的定义着手,通过对课程价值的具体分析,从价值主体的选择和价值内涵的选择两个维度,揭示了课程价值的“应然”取向.以此为基轴,对中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理性的剖析和反思,认为“人的迷失”是传统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失去依托和生命力的真正根源所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已经使中国的基础教育陷入了危机和迷茫之中,变革势在必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的已经偏离“应然”轨道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根本性变革.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充分体制了“人的回归”.在个体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中,以个体为核心,谋求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追求的完整表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