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鲁木齐冬季典型空气污染状况的气象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6h】

乌鲁木齐冬季典型空气污染状况的气象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模式介绍

2.1 资料介绍

2.2 WRF模式介绍

第三章 试验设计及结果检验

3.1 试验设计

3.2 模拟结果检验

第四章 严重空气污染事件气象条件模拟

4.1 严重空气污染案例一气象过程分析

4.2 严重空气污染案例二气象过程分析

4.3 严重空气污染案例模拟结果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乌鲁木齐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且污染状况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排放源状况密切相关。但由于乌鲁木齐地区地形复杂,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都基于有限个观测站点污染物浓度与地面气象资料的观测数据,缺乏区域代表性,只能覆盖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不够全面。
   本文采用WRF数值模式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以乌鲁木齐市冬季典型重污染气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乌鲁木齐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且污染状况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乌鲁木齐地区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往往对应近地面风场风向转变的低风速情况。乌鲁木齐高浓度污染在白天和夜间都有出现。白天受高架源的影响很大,污染物浓度均达到不同程度的高峰;而夜间由于稳定层结对中小点源和面源的“压制”作用,污染物浓度维持较高的水平。乌鲁木齐地区冬季风速较小甚至静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边界层及上层大气持续存在强稳定层结是影响乌鲁木齐近地面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白天多为脱地逆温,夜间多为贴地逆温。污染物浓度峰值阶段的逆温强度比污染物浓度上升及下降阶段的逆温强度大。
   (3)天山山脉、乌鲁木齐河谷、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间形成的山谷风局地环流配合辐射逆温是形成乌鲁木齐夜间深厚逆温的重要因为。深厚的夜间逆温在减少污染物向上扩散的同时也大大减低了上下动量的交换,造成地面静风频率的增加,减少了大气污染物平流输送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