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PTCP不对称多路径的流量并发控制
【6h】

MPTCP不对称多路径的流量并发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的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课题来源

1.4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5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多路径并发传输技术综述

2.1多路径并发传输的概念

2.2 MPTCP协议规范

2.3 MPTCP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MPTCP多路并发流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方案

3.1引言

3.2 MPTCP调度算法主要影响因素

3.3流量调度算法对吞吐性能的影响

3.4多路并发调度算法的设计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MPTCP多路并发传输的接收缓存管理

4.1引言

4.2多路并发接收缓存阻塞

4.3接收缓存的管理方法

4.4缓冲管理的仿真设计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1论文总结

5.1.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以及网络接入技术的多样性增加,终端普遍装配了多个接口,可以连接到不同的归属网络,形成多宿主(multi-home)结构。多宿主网络接入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多宿主特性带来一系列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尤其是如何利用多条路径实现并发传输、如何控制数据流量的分担和集中缓存的管理等。这些问题对于多路径并发传输协议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MPTCP是一种得到广泛关注的并发传输协议,它通过聚合多条路径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但是MPTCP的流量调度算法尚不完善,在不对称路径上传输时产生大量失序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不能立即被应用层接收,需要占用大量的缓冲区,并导致吞吐量下降。因此,需要对MPTCP不对称多路径进行并发流量控制。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输时延自适应的多路并发调度算法。该算法在发送端进行流量分配时,考虑每条路径的往返时间(RTT),自适应分配不同路径的流量。通过在网络仿真工具(NS2)中增加的MPTCP模块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新调度算法可以提高传输效率,比传统轮询算法吞吐性能高出61%。
  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缓冲区管理算法,采用合并的方式对数据块进行处理,提高了接收缓存的控制效益。通过在MPTCP模块中增加的缓冲管理模块,验证了缓冲区管理的高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管理后所需的缓冲区容量远小于未经管理的容量,资源利用率提高了3.7倍。
  论文工作的主要贡献如下:
  (1)实验分析了路径差异性与失序到达的相互关系,以及有限接收缓冲产生吞吐性能劣化的条件;
  (2)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时延的多路径流量分配算法,通过NS2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3)提出了一种数据块在接收缓存中的排列与合并方法,并通过新增的缓冲管理模块,验证缓冲区存储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