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连豆清脉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RP及IL-6水平的影响
【6h】

连豆清脉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RP及IL-6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UA中医病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UA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治疗UA的现状

2.现代医学对UA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UA病理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治疗UA的现状

3.UA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3.1 祖国医学对PCI术后炎症反应的认识

3.2 祖国医学关于PCI术后炎症反应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3.3 现代医学对PCI术后炎症反应的认识

3.4 现代医学关于PCI术后炎症反应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4.连豆清脉方方解及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病例和中止试验标准

2.6 分组方法

2.7 治疗方法

2.8 主要观察指标

2.9 疗效评价指标

2.10 数据统计方法

3.实验研究结果

3.1 两组基础资料的比较

3.2 连豆清脉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3.3 PCI术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3.4 连豆清脉方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1.两组基础资料的结果分析

1.1 两组间年龄、性别的结果分析

1.2 两组合并基础疾病的的结果分析

2.PCI术对炎症介质影响的结果分析

2.1.PCI术对hs-CRP及IL-6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2.2.PCI术对cTnI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3.连豆清脉方治疗前后疗效的结果分析

3.1 连豆清脉方对中医症候疗效影响的结果分析

3.2 连豆清脉方对hs-CRP及IL-6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3.3 连豆清脉方对LDL-C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3.4 连豆清脉方对cTnI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综述 清热化痰活血方对冠心病PCI术后炎症反应影响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1、观察连豆清脉方干预治疗痰瘀内阻型及瘀热互结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
  2、观察连豆清脉方对UA患者PCI术后炎症介质hs-CRP、IL-6水平的影响。
  3、初步探讨连豆清脉方干预痰瘀内阻型及瘀热互结型UA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寻求中医治疗PCI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方法:
  选取无锡市中医医院住院部2015.04-2016.02月收治的60例痰瘀内阻及瘀热互结两种证型的UA且行PCI治疗患者,分成对照组(给予规范化西医药物)30例和治疗组(联合给予连豆清脉方)30例。对照组给予的规范化西医治疗包括抗缺血(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凝(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合/或氯吡格雷)及调节脂质代谢(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组在规范化西药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连豆清脉方(连翘15克、黄连3克、野料豆15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赤芍10克、莱菔子10克,由本院制剂室统一配置,每日早晚2次口服,PCI术后当天开始服用,服用至术后4周)。疗程结束后对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测量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4周时机体内LDL-C水平;测量PCI术前、PCI术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4周时机体内hs-CRP、IL-6及cTnI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对照组PCI术后24小时内中医症候积分为8.80,PCI术后4周中医症候积分为5.27,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CI术后24小时内中医症候积分为9.20,PCI术后4周中医症候积分为3.87,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对照组PCI术后4周临床主症疗效总有效率为36.7%,治疗组PCI术后4周临床主症疗效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组与对照组PCI术前hs-CRP水平分别为3.85±0.74、3.07±0.47,PCI术后24小时内hs-CRP水平分别为6.47±0.92、7.14±0.67,PCI术后4周hs-CRP水平分别为3.05±0.50、5.05±0.69。两组PCI术前、PCI术后24小时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术后24小时内hs-CRP水平高于PCI术前,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术后4周hs-CRP水平低于PCI术后24小时,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CI术后4周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4、治疗组与对照组PCI术前IL-6水平分别为5.36±0.53、5.79±0.47,PCI术后24小时内IL-6水平分别为8.71±0.57、9.53±0.38,PCI术后4周IL-6水平分别为4.33±0.39、7.44±0.42。两组PCI术前、PCI术后24小时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术后24小时内IL-6水平高于PCI术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术后4周IL-6水平低于PCI术后24小时,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CI术后4周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5、对照组cTnI水平在PCI术前、PCI术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4周分别为:0.018±0.051、0.019±0.050、0.017±0.052;治疗组cTnI水平在PCI术前、PCI术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4周分别为:0.017±0.052、0.018±0.059、0.016±0.058;两组PCI术前、PCI术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4周cTnI水平在组内、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PCI术后24小时内cTnI平均水平略较术前有所上升(P>0.05);两组PCI术后4周cTnI平均水平较PCI术后24小时内稍下降(P>0.05)。
  6、治疗组与对照组PCI术后24小时内LDL-C水平分别为3.56±1.56、3.66±1.31,PCI术后4周LDL-C水平为1.72±0.91、2.74±1.16。PCI术后24小时内LDL-C水平在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术后4周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PCI术后24小时内LDL-C水平,即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CI术后4周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研究表明,在单纯西药的基础上联合连豆清脉方治疗更能有效缓解UA患者PCI术后临床症状。
  2、研究发现,PCI后24小时内机体hs-CRP、IL-6水平高于PCI术前,提示PCI术可以引起冠脉炎症。
  3、研究表明,联合连豆清脉方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有效降低UA患者PCI术后机体hs-CRP及IL-6水平,这可能是连豆清脉方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UA患者PCI术后MACE的机制。
  4、联合连豆清脉方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显著降低UA患者PCI术后机体LDL-C水平,提示连豆清脉方在改善脂质代谢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