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温湿化系统与人工鼻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6h】

加温湿化系统与人工鼻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文献回顾

1.1 持续加温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2 不同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方式对患者影响

1.3 不同温湿度的吸入气体对患者的影响

2 存在问题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病例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终止和剔除临床试验标准

1.4 病例来源

2 研究资料

2.1 样本量计算

2.2 分组方法

2.3 设计与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两种湿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4 讨论与分析

4.1 安全有效的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4.2 两种湿化方法对吸入气体温、湿度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

4.3 两种湿化方法干预前后差值的比较分析

4.4 两种湿化方式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4.5 两种湿化方式对患者日平均吸痰次数、湿化费用、ICU留治时间、护士满意度情况的影响

5 结论

6 课题总结

6.1 本课题创新之处

6.2 本课题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研究新进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加温湿化系统与人工鼻使用效果的综合比较,探讨何种加温湿化法对非机械通气状态气管切开患者更具有优越性,从而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提供建议及依据。
  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内符合要求的气管切开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使用文丘里加温湿化系统及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1d、3d、5d、7d吸入气体的温度、绝对湿度、痰液黏稠度;比较干预7日内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并发症(痰痂、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及日均吸痰次数、湿化费用、ICU留治时间、护士对湿化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1.吸入气体温湿度比较:两种湿化方法均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7日内温度、绝对湿度结果较稳定;试验组吸入气体的温度、绝对湿度在1d、3d、5d、7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比较:在干预后第1d、3d、5d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第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第5d、第7d较第1d组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d较第3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组内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3.呼吸功能指标比较: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干预前后两组组间比较,组内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干预后组间比较及干预前后两组组内分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得到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加明显,而两组呼吸频率比较,试验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7d内出现痰痂次数、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总次数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5.日均吸痰次数、湿化费用、ICU留治时间、护士对湿化方法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吸痰次数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P<0.01),加温湿化系统能更加明显减少吸痰次数(P<0.01);护士对加温湿化系统满意度高于人工鼻法(P<0.01),而两组产生的湿化费用及ICU留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两种湿化方法均能对吸入气体维持一定程度的温湿度,加温湿化系统使吸入气体的温湿度接近体温与大气压力饱和度(BTPS),符合人体生理状态。
  2.加温湿化系统使痰液性状逐渐改善,湿化性能优于人工鼻。
  3.加温湿化系统较人工鼻更能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维持患者呼吸平稳,避免通气不足,提高氧疗效果。
  4.加温湿化系统较人工鼻法更加明显减少吸痰次数,促进患者舒适,减少护士工作量,护士对此湿化方法的满意度高。
  5.短期使用两种湿化方法所产生的湿化成本相当。
  总之,加温湿化系统能提供接近人体BTPS状态的气体,改善痰液性状,提高了湿化效果,保证了氧疗效果,护士对此湿化方法的满意度高。与人工鼻相比,使用加温湿化系统的优势是湿化效果的综合评价好,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更容易被临床接受。本研究结果也与2014年中文版湿化装置应用指南相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