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肾活血法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补肾活血法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对胞宫的认识

1.1 历史沿革

1.2 胞宫与孕育的关系

1.3 肾虚血瘀与胞宫孕育

2.西医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2.1 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

2.2 目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措施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管理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三组HCG日血清E2、LH、VEGF比较

2.3 三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比较

2.4 三组黄体中期血清E2、P、VEGF比较

2.5 三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比较

2.6 三组治疗结局比较

3.讨论

3.1 疗效分析

3.2 中药补肾活血汤方义分析

3.3 补肾调周法分析

3.4 机理探讨

3.5 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英文缩略语)

附录二(补肾活血法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观察表)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以临床研究为主,对补肾活血法干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进行评价,探索出更为安全、有效、方便的不孕症治疗方法,提高不孕症治疗的临床妊娠率,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方法:
   53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CC组)15例,35个周期,B组(CC加补肾活血法组)18例,41个周期,C组((CC加补肾调周法组)20例,41个周期。观察三组在肌注HCG日血清LH、E2、VEGF水平及B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RI、PI,排卵后第7天血清E2、P、VEGF水平及B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RI、PI,以及妊娠结局(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
   结果:
   (1)三组患者肌注HCG日血清E2、LH、VEGF比较:B组及C组在HCG日血清E2、LH、VEGF水平较A组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患者肌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值、搏动值分析:在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较,明显增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子宫动脉的RI和PI值与A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黄体中期血清E2、P、VEGF比较:黄体中期血清E2、P、VEGF水平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较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值、搏动值比较:在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较,明显增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子宫动脉的RI和PI值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治疗结局的比较:A组临床妊娠3例(20.00%),生化妊娠4例(26.67%);B组临床妊娠12例(66.70%),生化妊娠2例(11.11%);C组临床妊娠13例(65.00%),生化妊娠3例(15.00%)。B组、C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与A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临床妊娠率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生化妊娠分别与A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生化妊娠率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无一例异位妊娠。
   结论:
   补肾活血法通过提高血清E2、P、LH、VEGF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局部血流,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妊娠率,临床疗效与补肾调周法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补肾活血法是临床安全、有效、方便的不孕症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