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中医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研究
【6h】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中医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调查探讨血清胆红素(Bilirubin,BIL)、血脂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23例进行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辨证,进行统计分类积分。检测BIL、血脂各项指标,分析BIL、血脂各项指标与中医各证的关系;研究BIL与病理因素痰、瘀证积分的关系,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计算出回归方程。
   结果: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BIL与中医病理因素痰、瘀关系:有“痰”组与无“痰”组之间BI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痰”组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水平显著高于无“痰”组;有“瘀”组与无“瘀”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瘀”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水平显著高于有“瘀”组,无“瘀”组IBIL水平显著高于有“瘀”组,无“瘀”组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bilirubin,DBIL)水平显著高于有“瘀”组。痰证与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瘀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痰非瘀证TBIL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瘀证与痰瘀互结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TBIL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痰证与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瘀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痰非瘀证IBIL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瘀证与痰瘀互结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IBIL水平显著高于瘀证。2.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作一元直线相关性分析说明DBIL与胆固醇(TC)有直线负相关,以DBIL为应变量,TC为自变量得出一元直线回归方程;DBIL与甘油三酯(Trglyceride,TG)作一元直线相关性分析说明DBIL与甘油三酯(TG)有直线负相关,以DBIL为应变量,TG为自变量得出一元直线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经方差分析后,得出P<0.05,说明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3.TBIL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瘀证积分作一元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TBIL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瘀证积分有直线正相关,以TBIL为应变量,瘀证积分为自变量得出一元直线回归方程;IBIL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瘀证积分作一元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IBIL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瘀证积分有直线正相关,以IBIL为应变量,瘀证积分为自变量得出一元直线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经方差分析后,得出P<0.05,说明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4.血脂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痰、瘀关系:痰证与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痰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TG水平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痰瘀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TG水平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痰证与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高于瘀证;痰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痰瘀互结证与瘀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LDL-C水平显著高于瘀证;非痰非瘀证与痰瘀互结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
   结论:1.瘀证的TBIL及IBIL水平与痰证、非痰非瘀证、痰瘀互结证比较时,数值最小,可将TBIL及IBIL的数值视为四证鉴别的指标;有“痰”组与无“痰”组比较,有“痰”组IBIL较高,有“瘀”组与无“瘀”组比较,有“瘀”组IBIL较低,提示TBIL和IBIL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瘀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BIL及IBIL可以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病理因素瘀的辨证提供客观依据。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BIL及IBIL与中医痰、瘀证证候积分在诊断确立时存在直线正相关,患者TBIL及IBIL的水平越高,痰、瘀证证候积分越高,反之则相反,故TBIL及IBIL的水平可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痰、瘀证的严重程度判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DBIL与TG、TC之间存在直线负相关性,患者DBIL的水平越高,TG、TC水平越低。4.TG及LDL-C水平可以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中医痰、瘀证鉴别时提供一定辨证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