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结合氟西汀对拟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6h】

电针结合氟西汀对拟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一.神经元再生:抑郁症治疗的新策略

1.海马神经元再生降低与抑郁症的发生

2促进神经元再生与抑郁症治疗之间的直接联系

3.神经元再生的调节

二.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1.古代文献对抑郁症的认识

2.抑郁症病因病机认识

3.抑郁症与脑神

4.脑与脏腑、肢体的关系—大脑举目,脏腑为纲,四肢为用

5.心、脑与神的关系

三.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1.抑郁症临床特点

2.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四.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1.临床研究

2.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1.2实验方法

1.3行为学测定

1.4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ax

1.5图象分析

1.6数据处理

2.实验结果

2.1各组大鼠Open-Field法测行为结果

2.2各组大鼠糖水消耗量结果

2.3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2.4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含量的测定结果

2.5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ax含量的测定结果

2.6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比值结果

2.7各组大鼠海马CA3区Bcl-2含量的测定结果

2.8各组大鼠海马CA3区Bax含量的测定结果

2.9各组大鼠海马CA3区Bcl-2/Bax比值结果

2.10各组大鼠海马DG区Bcl-2含量的测定结果

2.10各组大鼠海马DG区Bax含量的测定结果

2.12各组大鼠海马DG区Bcl-2/Bax比值结果

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1.2病例分组情况

2.诊断标准

2.1抑郁症诊断标准

2.2抑郁症中医征候诊断标准

2.3纳入与排除标准

3.治疗方法

3.1治疗分组

3.2操作方法

3.3疗程

4.观察指标及方法

4.1临床疗效观察

4.2统计分析

5.结果

5.1 HAMD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5.2药物副作用量表观察结果

5.3临床疗效评定

5.4随访结果

第四部分讨论与体会

1.立法处方依据

1.1经络理论与抑郁症的关系

2.脑神失调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因病机

2.1主要病机为脑窍气机郁滞,脑神失调

2.2治疗取督脉经穴为主,以通督调神

3.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具有互补性

3.1针药结合是在改善躯体症状的基础上改善情绪

3.2针药结合可显著减轻氟西汀副作用

4.抑郁症动物模型

5.抑郁症患者海马神经可塑性的改变

5.1海马神经元萎缩

5.2海马神经再生受损

6.Bcl-2/Bax比率与细胞“命运”

6.1细胞凋亡的两个信号转导途径

6.2 Bcl-2家族成员构成比例决定细胞存亡

6.3 Bcl-2/Bax比率:从凋亡数学模型到疾病预后标志物

7.电针治疗抑郁症是其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电针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理论、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提出脑窍气机郁滞,脑神失调是抑郁症主要病机,通督调神是针灸的治疗原则。分析电针督脉穴位+氟西汀治疗组(简称督脉组)与单纯氟西汀(简称氟西汀组)及电针辨证论治取穴+氟西汀治疗组(简称辨证组)治疗间的疗效差异。并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观察电针结合氟西汀治疗对大鼠海马Bcl-2和Bax蛋白含量的变化,旨在探索针药结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以期发现针刺治疗抑郁症可能通过改变海马Bax和Bcl-2蛋白含量,阻止应激所致抑郁症病人的海马神经元的死亡,保护和营养神经,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研究方法]
   1.临床研究: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督脉组、氟西汀组及辨证组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选用SSRIs抗抑郁药常规剂量口服,督脉组同时选取大椎、百会、神庭、印堂等督脉穴位为主,辨证组根据不同证型辨证选穴电针。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副作用症状量表(TESS)积分进行观察,并根据HAMD量表的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
   2.动物实验:采用分养和中等强度不可预见应激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根据行为学得分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氟西汀)组、针刺组和模型组四组(每组各10只),观察针药结合(电针结合氟西汀)、针刺、药物(氟西汀)对模型大鼠体重、open-field运动得分、24小时糖水消耗量及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Bcl-2和Bax蛋白含量在治疗7天、14天时的变化。
   [研究结果]
   1.临床研究:(1)与氟西汀组相比,治疗后督脉组及辨证组HAMD量表总分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疗程的延长,差异持续存在。(2)三组TESS量表积分有显著差异。(3)三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4)督脉组可以有效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率。
   2.实验研究:(1)电针结合氟西汀可以改善应激造成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体重、24小时糖水消耗量、及水平和垂直运动积分下降。(2)电针结合氟西汀可以提高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Bcl-2蛋白的含量,降低Bax蛋白含量,提高Bel-2/Bax比率。
   [结论]
   1.抑郁症主要病机为脑窍气机郁滞,脑神失调。病位在脑,与脏腑密切相关。
   2.针刺治疗抑郁症以通督调神为原则,治疗取督脉经穴为主。
   3.电针督脉穴位+氟西汀治疗组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药物及电针辨证论治取穴+氟西汀治疗组治疗。
   4.电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作用途径和机制不同,针药结合治疗可以①有效地改善症状;②提高疗效;③可明显减轻药物的副作用;④弥补抗抑郁药延迟;⑤降低复发率。
   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针药结合可通过提高海马各区Bcl-2/Bax比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抗抑郁作用,针刺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是其本身固有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