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30年苏州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6h】

近30年苏州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研究对象的诠释

1.4相关理论及其研究

1.5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州干将路街道空间的演变及改造过程

2.1苏州干将路街道空间的历史溯源

2.2干将路第一次改造(1992年10月-1994年9月)

2.3干将路第二次改造(2007年12月-2012年4月)

2.4两次改造过程的总体评价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将路街道现状的空间格局分析

3.1空间功能分析

3.2空间结构分析

3.3空间形态分析

3.4空间实体要素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现状评价及影响因素

4.1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调查问卷评价分析

4.2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现存问题

4.3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更新的启示与对策

5.1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更新的启示

5.2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的有机更新对策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研究工作与成果

6.2主要研究创新点

6.3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展开▼

摘要

苏州这座文脉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古城区内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式格局为城市特色,其街道空间延续着千百年的格局。干将路作为古城区内东西轴线上最重要的骨干通道,连接着古城区、高新区与工业园区,并且在古城保护更新过程中,承担着延续古城风貌的重要角色。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州近年来的城市风貌,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古城历史文脉的文化走廊。
  本文以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演变为研究对象,并选取自1986年至2016年这30年为研究的时间范围,从干将路街道空间的历史溯源展开论述,着重论述干将路街道空间分别在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和2007年12月至2012年4月两次大规模改造的过程,并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测绘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状街道空间格局中的空间功能、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实体要素等方面依次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
  最后,以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思想,对干将路街道空间格局演变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指导未来干将路街道空间的再次更新建设提供参考,以期为其他古城街道空间格局的更新和演变起到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