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妇产科医疗事故原因分析、防范对策及鉴定路径探索
【6h】

妇产科医疗事故原因分析、防范对策及鉴定路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医疗事故的基本要素及研究现状

一、医疗事故的基本要素

二、医疗事故防范、处理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妇产科医疗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三、小结

第三部分 妇产科医疗鉴定路径探索

一、研究背景、现状及研究意义

二、妇产科医疗事故鉴定路径探讨

三、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妇产科医疗事故的案件分析,探讨妇产科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妇产科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并探索建立妇产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路径。
  方法:
  1.文献评阅法。检索查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妇产科医疗事故的研究。中文检索词为“妇产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原因分析”“防范”“鉴定”。对查到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2.收集整理南通市2002年9月至2015年的医疗事故鉴定案例,用Stata8.0进行统计分析。用Pearson x2检验,判断妇产科医疗事故与医院等级相关性;根据案例统计结论,分析妇产科医疗事故发生原因。
  3.专家咨询法。通过与妇产科、新生儿科及法医学鉴定专家座谈,讨论妇产科医疗事故过失、后果及因果关系等相关因素,探讨建立妇产科医疗鉴定路径。
  结果:
  1.2012年9月至2015年南通市妇产科医疗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4.18%,其中43.6%为产科医疗事故。妇产科是发生医疗事故高风险临床学科。
  2.妇产科医疗事故与医疗机构等级有相关性;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一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医疗事故率更高。
  3.技术性因素是妇产科医疗事故的主要因素(占60%以上),尤其以手术及检查操作不当的问题更为突出。医方资质、知情同意告知等非技术性因素也是构成医疗事故的重要因素。
  4.建立完善的妇产科医疗事故鉴定路径对公平、公正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指导意义。
  结论:
  1.妇产科是发生医疗事故的高风险学科,妇产科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应考虑医疗机构的等级,从技术性角度及非技术性(主要是卫生管理)角度分析。
  2.针对妇产科医疗事故发生原因,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防范妇产科医疗事故:(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水平;(2)强化妇产科及相应辅助科室的建设和管理;(3)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4)增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5)杜绝超范围行医,规范执业行为;(6)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严格履行告知义务;(7)提高法律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大小的依据。建立妇产科医疗事故鉴定路径可使妇产科医疗鉴定能在法律法规、诊疗常规规范与相应的诊疗义务之间寻找到统一、规范、科学的法律依据,使同类案例评判标准一致,确保案件鉴定和处理的公平、公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