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经济开发区产业生态化调整与协调研究—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6h】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经济开发区产业生态化调整与协调研究—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数据资料来源

1.2.2主要内容

1.2.3方法及技术路线

1.3本文难点与创新点

1.3.1难点

1.3.2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主要概念

2.2相关基础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产业生态学理论

2.3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国外研究概述

2.3.2国内研究概述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区位概况

3.2资源环境现状

3.2.1自然资源现状

3.2.2生态环境状况

3.3萍乡经开区经济发展概况

3.4萍乡经开区产业发展概况

3.4.1产业结构特征

3.4.2第二产业发展分析

3.4.3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3.5人力资源概况

第四章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4.1构建指标的原则

4.1.1一般性原则

4.1.2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4.2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4.3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4.3.1状态空间法基本原理

4.3.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步骤

4.3.3理想值的确定

4.4指标权重的确定

4.5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4.5.1萍乡经开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间序列分析

4.5.2萍乡经开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区际对比分析

4.5.3评价结果成因分析

第五章 萍乡经开区产业生态化调整SWOT分析

5.1 SWOT分析原理

5.2 萍乡经开区产业生态化各方面因素分析

5.2.1优势(S)

5.2.2劣势(W)

5.2.3机会(O)

5.2.4威胁(T)

5.3 SWOT分析结果

第六章 萍乡经开区产业生态化优化调整策略与建议

6.1优化空间布局,严格环境准入

6.2科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2.1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节能减排

6.2.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环保工艺

6.3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低碳技术应用水平

6.3.1发展低碳利用技术

6.3.2强化节能降耗技术

6.3.3研究生态弹性恢复技术

6.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构建产业生态链

6.4.1构建区域大循环

6.4.2创建园区内循环

6.4.3引导企业小循环

6.5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监管及制度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 谢

附 录

展开▼

摘要

当前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绿色发展理念逐渐贯穿于人类社会活动、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中。经济开发区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其绿色生态化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而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将其量化分析,可直观研判区域承载力现状,继而有针对性地对区内产业结构、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达到资源利用率提升、环境污染减少的目的。本文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萍乡经开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熵值法以及状态空间法中承载力现状值M与理想值RCC的对比形式(M>RCC、M=RCC、M上栗县(0.3086)>湘东区(0.3122)>芦溪县(0.3330)>安源区(0.9876)>经开区(1.2756)。其中萍乡经开区承载力M值1.2756,与承载状况相对较好的莲花县(0.2530)差距悬殊,利用SPSS软件的“快速聚类”,得出萍乡经开区在萍乡市属于资源环境重超载区域。通过CorelDRAW图像知,人文社会经济承载力(M1)重超载区位于萍乡市北部;环境承载力(M2)重超载区位于市域的中东部;资源承载力(M3)重超载区处于市域中部。萍乡经开区位于中北部,其经济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其他县区,但其区域面积较小,以及发展定位的特殊性,导致其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同时区域内水土资源的有限性、生态弹性不足等原因,造成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一定程度上亦需要其他区域对其进行资源补给。 (3)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对区域产业生态化进行SWOT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功能布局不清晰,产业布局有待优化;二是主导产业竞争乏力,龙头企业拉动不足;三是资源供给因素紧缺,承载压力不断变大;四是产业生态链不够完整,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最后,本文从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制度体系五个方面提出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促进产业生态化的优化策略及建议,为萍乡经开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可行性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