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绿色课堂理念的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研究
【6h】

基于绿色课堂理念的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课题的内容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绿色课堂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1 绿色课堂的内涵

2.1.2 绿色课堂的要素和评价标准

2.1.3 国内外有关绿色课堂的研究

2.2 动态生成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2.1 动态生成及其基本特征

2.2.2 动态生成的课堂及其运用原则

2.2.3 国内外有关生成教学的研究

第3章 绿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

3.1 绿色课堂理念下的内涵

3.2 绿色课堂理念中的课堂环境

3.2.1 课堂的开放性要求

3.2.2 课堂的社会环境

3.2.3 课堂的文化环境

3.3 绿色课堂理念中的教学主体

3.3.1 教学主体的内涵

3.3.2 绿色课堂中的师生心理分析

3.3.3 绿色课堂的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

3.4 绿色课堂的教学资源

3.4.1 绿色课堂的资源

3.4.2 动态生成资源的内涵、类型和特征

3.4.3 绿色课堂理念下的动态生成资源的功能

第4章 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策略

4.1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4.2 基于绿色课堂环境和主体的动态生成课堂策略

4.2.1 课堂文化的绿色构建

4.2.2 师生心理状态的绿色构建

4.2.3 师生关系的绿色构建

4.3 基于绿色课堂主体和资源的动态生成课堂策略

4.3.1 教学设计的绿色构建策略

4.3.2 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环节的绿色构建

4.4.课后的教学反思和学生感悟

4.5 初中动态生成教学案例分析

4.5.1 案例一:浙江省名师王勤的动态生成课例

4.5.2 案例二:全国特级教师李庾南的绿色课堂案例

4.5.3 案例三:课前预设条件下动态生成的实践

第5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初中数学绿色课堂是作为共同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在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和课堂文化环境中共同开发初中数学学习资源,而实现其自身进化的生态系统.本研究以“绿色课堂”为理论基础,建立起绿色课堂在互动生成教学中进化的运动模式,以此分析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生成对课堂环境、课堂主体、课堂资源的相互影响.特别地在“课堂主体”中研究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其中建立了微观意义上的从课堂预设到课堂实施再到课外反思的运动流程.通过这两个流程图的分析,在理论上避免了极端放大动态生成的作用和盲目归纳绿色课堂策略的弊端.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是:
  一.全局性地看到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发现:
  1.尽管预设性教学和动态生成性教学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相互补充、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但生成性教学方式在课堂生态中优点更为深刻和广泛,它对改善课堂环境、培养思维能力、创造学习资源都有独到的优势;2.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是: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教学活动的思维性、教学现场的突变性,它们分别代表了动态生成性教学方式在课堂环境、课堂主体和课堂资源方面的作用.
  二.可以深入了解动态生成课堂的策略研究的成果:
  1.动态生成的策略都可以在绿色课堂的三大要素——课堂环境、课堂主体、课堂资源三个方面找到归宿,尽管有些是不需细分的.在环境和主体的一方面,要关注师生的心理环境和互动条件,在主体和资源的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弹性预设、机智应对;2.从微观流程上看,教学预设既要周密深入又要留有时间空间的余地、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课堂过程中既要传授预设的资源,又要及时用好生成的资源;课后既要做好教师反思,又要关注学生感悟;3.在生成性课堂上要做到:勤观察、能倾听、巧引导、善启发、妙应对、会评价这六种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