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柯萨奇B3病毒诱导细胞产生的自噬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6h】

柯萨奇B3病毒诱导细胞产生的自噬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CVB3感染诱导自噬的发生:自噬小体的形成和积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CVB3感染诱导完全自噬过程的发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感染诱导产生的自噬小体帮助CVB3复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噬与病毒之间的联系

附录

硕士期间所修课程与成绩

致谢

展开▼

摘要

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B3,CVB3)是引起人类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等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的感染普遍存在。近年来,在我国和欧美各国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已成为青少年不明原因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以针对该病毒的基础研究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细胞自噬(autophagy, self-eating),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分解代谢过程,通常能够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自噬的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这种胞内的保守过程能够被多种病原微生物利用来帮助其自身增殖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CVB3与自噬之间的关系以及CVB3诱导自噬的相关分子机制。首先用不同剂量的CVB3病毒和不同感染时间梯度处理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LC3-Ⅰ和LC3-Ⅱ的表达变化,同时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GFP-LC3绿色荧光蛋白观察自噬囊泡的形成;接着经Western blot检测p62蛋白变化水平,同时运用mCherry-GFP-LC3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GFP-LC3)、红色荧光(mCherry-LC3)和黄色荧光(GFP+和mCherry+)的变化情况;并辅以LAMP1、LysoTracker等溶酶体Marker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溶酶体的定位;最后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流式细胞术、siRNA沉默等技术手段证明CVB3复制与自噬小体、溶酶体的关系。
  体外细胞实验发现,CVB3诱导的细胞自噬呈现剂量梯度依赖和时间梯度依赖,并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进一步佐证了CVB3可以诱导自噬这一实验结果;同时发现CVB3诱导形成的自噬囊泡呈现稳定的红色荧光且与溶酶体共定位形成自噬溶酶体,阐明了CVB3可以诱导细胞产生一个完全自噬过程;且抑制自噬,病毒的复制能力减弱。
  综上我们得出结论:CVB3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完全自噬,且自噬被抑制,病毒的复制能力减弱。提示细胞自噬可以在病毒增殖、成熟、致病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该研究揭示的可能机制为病毒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