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常熟市区广场舞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6h】

常熟市区广场舞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 有关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

1.2.2 有关广场体育研究

1.2.3 有关广场舞研究

1.2.4 广场舞的发展历史、概念、特征与产生原因分析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实地考察法

2.2.2 个案分析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文献资料法

2.2.5 测试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6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常熟市区广场舞开展现状

3.1.1 广场舞参与者的性别状况

3.1.2 广场舞参与者的年龄特征

3.1.3 广场舞参与者的文化程度状况

3.1.4 广场舞参与者的职业分布及分析

3.1.5 广场舞参与者每周参与时间分析

3.1.6 广场舞参与者每周参与次数分析

3.1.7 广场舞参与者参与强度及评价指标分析

3.1.8 广场舞参与者参与途径及动机分析

3.1.9 广场舞对参与者产生的身体机能影响分析

3.1.10 广场舞对参与者产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影响分析

3.1.11 广场舞参与者运动参与成瘾倾向分析

3.1.12 广场舞参与者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情况分析

3.1.13 常熟市区广场舞的组织现状分析

3.2 常熟市区广场舞个案分析

3.2.1 活动内容科学性分析

3.2.2 团队成员锻炼效果反馈

3.3 常熟市区广场舞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人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3.3.2 场地条件落后

3.3.3 露天环境下音量过大,噪声扰民

3.3.4 缺乏专业的广场舞指导人员

3.3.5 缺乏专门的广场舞培训机构

3.4 常熟市区广场舞发展对策

3.4.1 大力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4.2 加大宣传力度

3.4.3 完善政策措施,缓解噪音扰民矛盾

3.4.4 加强广场舞骨干队伍建设

3.4.5 引进比赛机制

3.4.6 打造属于常熟市的广场舞品牌

3.4.7 将广场舞引进常熟的高校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广场舞越来越受到我国城市居民的青睐,但广场舞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基础薄弱,相关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对特定地区的广场舞人群、组织等方面的调研还缺乏第一手资料。本研究拟通过对常熟市区广场舞的发展与现状调查,为完善我国广场舞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广场舞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我国广场舞发展对策。
  研究方法:本文以常熟市6个区的广场舞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常熟市的广场舞开设点190名参与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测试法,对常熟市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1、性别特征:目前常熟市广场舞的参与者中以女性占主导,占93.2%,男性占6.8%。2、年龄特征:参与者中30-39岁占12.6%,40-49岁占43.7%,50-59岁占36.3%,这三个年龄段的参与者共占92.6%。中老年人是主力军,而年轻人所占比例很小。3、文化水平:参与者普遍教育学历较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总数的87.9%。4、锻炼时长:每次锻炼30-60分钟为56.8%,60-90分钟为29.5%。5、时间与频率:选择在晚上跳广场舞的人为85.3%,每周锻炼3次以上占83.7%。6、运动强度:达到或超过中等强度的比例为71%。7、锻炼动机:锻炼身体,预防疾病是人们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主要动机。8、锻炼效果:参与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提高。9、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专门的广场舞蹈培训机构较少,无固定形式的广场舞大赛举办。(2)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问题,包括设施落后、专业广场舞教师缺乏、缺少专业培训机构、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噪声扰民、广场舞蹈队伍制度建设不健全等等。(3)在对常熟市广场舞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发展战略。
  结论:1.广场舞运动项目优势突出,在常熟市的发展前景良好。它加速了常熟市的体育生活化、普遍化进程,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体育人口、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常熟市广场舞参与者年龄分布跨度大,性别比例相差大,参与人群的学历普遍偏低,锻炼的时间比较固定,锻炼时长合理,锻炼强度适中。常熟市广场舞活动组织类型比较多样,但是仍以群众自发组织为主。3.目前主要问题: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场地设施条件落后、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和培训机构,科学锻炼的水平不高。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群众参与广场舞比赛的机会较少。4.完善常熟市区广场舞发展的对策:(1)大力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2)完善政策措施缓解噪音扰民矛盾。(3)加强广场舞骨干队伍建设。(4)引进比赛机制,打造属于常熟市的广场舞品牌。(5)将广场舞引进常熟的高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