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干预方案探究
【6h】

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干预方案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概念界定

3. 研究目的

4、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

研究方法

1、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调查表的制定

2、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1. 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

2. 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3.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多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预见性干预方案探究

研究方法

1.预见性干预方案的制定

2 预见性干预方案的应用

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 两组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讨论

1. 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分析

2. 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

3. 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

4、预见性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5. 预见性干预方案的效果分析

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

综述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切口愈合不良研究进展

中英文缩写简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放置引流管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治疗措施,但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也让患者痛苦笃重,明显降低了生活质量。目前对于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尚未明确,如何制定适用于该类人群的针对性预见性干预策略尚未见报道,因此,亟待进行相关研究与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索相关因素及预见性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腹腔引流管拔除后预见性干预方案的制定与效果检验。
  目的:⑴探讨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⑵针对其高危因素建立“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不良预见性干预方案”。⑶检验该方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①通过理论研究、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拟定影响因素。②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苏州市某三甲医院300例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情况,采用提问、体检并结合查阅病例的方式完成影响因素的收集。结合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③根据调查结果中分析的高危因素初步拟定“预见性干预方案”,经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干预方案。④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13年6月到2013年9月100例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患者,按照研究对象参与本研究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⑤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程序为:常规健康教育,置引流管术后常规向患者口头介绍相关注意事项;使用纱布作为换药敷料;符合拔管指征患者,嘱患者放松后予以拔除;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嘱患者定期复查,随诊。⑥干预组护理措施:实施预见性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根据第一部分调查结果拟定“胸腹腔引流管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经过专家小组讨论,两轮修改后制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进行一对一讲解和个体化指导;使用吸收性好的自粘性敷料换药;拔拔除引流管前用注射器抽取引流液后拔除;出院患者除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外,还进行跟踪随访至伤口愈合。⑦评价指标;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愈合级别及愈合时间
  结果:⑴300例胸腹腔手术后置引流管病例中有56例(19%)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单因素分析中15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有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分别为置管时渗液持续时间(OR=61.900)、血清白蛋白(OR=46.074)、有无非计划拔管(OR=42.446)、出院是否带管(OR=20.073)、置管时渗液量(OR=2.694)。⑵两组患者在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率、程度无显著差异,但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①提示外科护士应高度关注置管期间渗液量多、持续时间长、非计划拔管、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带管出院的患者,其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较高。②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可缩短腹腔引流管拔除后伤口愈合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