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杏、桑树复合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6h】

银杏、桑树复合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序 言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1.银杏生长栽培特点

1.1. 银杏生长的温度要求

1.2. 银杏生长的水分要求

1.3. 银杏生长的光照要求

1.4. 银杏生长的土壤要求

2.栽桑养蚕业的特点

2.1. 栽桑养蚕业的主要特点

2.2. 国际丝绸市场对栽桑养蚕业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2.3. 适度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理由

3.银桑复合栽培技术建立和推广的意义

3.1.长远优势明显

3.2. 经济效益

3.3. 生态效益

第二章技术路线及经费预算

1. 技术路线

2.课题实施经费预算

第三章银桑套栽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基础

1.银桑套栽技术的形成

2.银桑套栽技术的特点

3.推广银桑套栽技术的基础条件

3.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2. 基地试验取得成功,技术水准处于中试熟化阶段

3.3. 科技人才队伍健全,服务网络覆盖面大

3.4. 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实施风险小

3.5. “银桑套栽技术”在泰兴的发展优势

第四章银桑复合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1.银杏、蚕桑单项生产新技术的建立

1.1. 银杏早果丰产技术

1.2. 银杏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技术

1.3. 银杏病虫害防治技术

1.4. 蚕桑公顷产250kg优质蚕茧高产栽培技术

1.5. 桑树速生丰产技术

2.银桑套栽模式的确定

2.1. 选择合适品种

2.2. 留足营养面积,确保银桑均有正常的生长空间

2.3. 筹划科学施肥方式,确保银桑相互协调旺盛生长

3.核心区标准化建设

4.示范区达标建设

5.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基地建设

5.1. 实施地点及规模

5.2. 实施进度

5.3. 预期效益目标

5.4. 考核指标

5.5. 模式和技术实施效果

6.组织与技术保障

6.1. 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

6.2. 强化技术保障和服务

第五章技术的风险及应变措施

1.现阶段主要问题

2.茧丝行情突变后的应对措施

2.1.实施科学养蚕

2.2.适度规模经营

2.3. 建立专业合作社

2.4. 加大扶持力度

3. 白果市场价格走低的应对措施

3.1. 多着并举,搞好原果销售

3.2. 立足市场需求,做足“树”的文章

3.3. 链接银杏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

3.4. 立足农民增收,发展深度加工业

3.5. 加强行业自管,建好银杏协会

结 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调研报告)

致 谢

展开▼

摘要

蚕桑产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地区适用性宽、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数量优势的传统种养业。由于栽桑养蚕是劳动密集性产业,公顷桑产值和单位劳动力价值不高,再加上受国际茧丝绸市场行情的起伏而导致茧价不稳,对蚕桑生产带来不良影响。银杏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树体高大挺拔,树冠硕大,叶片浓密,萌蘖能力强,生命力顽强,耐旱、耐瘠薄,病虫害少,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在桑园中套栽银杏树,实现立体种植,优势互补,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和促进银杏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首先介绍了银杏生长栽培特点和栽桑养蚕业的主要特点,结合泰兴市传统蚕桑产业和特色银杏产业的实际,通过分析泰兴市具有银杏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产量多、效益高,在全国银杏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地域特点,说明推广银桑套栽技术的必要性。 (2)从“银桑套栽技术”的建立入手,着重介绍了“银桑套栽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在栽植上实现了“上、中、下立体配套”,效益上达到了“远、中、近优势互补”的目的。近期效益以蚕茧收入为主、套种收入为辅,中期效益以蚕茧、白果、套种收入互补,远期效益以白果收入为主,远远高于纯作桑园和银杏园的经济效益。既克服了蚕桑因茧价波动、效益不稳的矛盾,又有效解决了银杏园栽植后五至八年内无效益以及大小年影响、产量不稳,生产上难以大面积推广的难题。 (3)详细介绍了“银桑套栽技术”的技术要点:科学选择苗本,科学栽培,合理施肥和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强核心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的达标建设、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基地建设。 (4)分析了技术的风险,并提出了茧丝行情突变后的应对措施、白果市场价格走低的应对措施。强调了发展银桑套栽高效规模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较好的群众基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