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伦理思考
【6h】

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伦理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职业性: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题中之意

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导向的总特征

二、我国高职德育的基本特征

(一)德育目标的职业性

(二)德育对象的复杂性

(三)地域文化的渗透性

(四)德育实践的延伸性

第二章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误区

一、德育目标的层次模糊化

二、德育内容的抽象化

三、德育过程的主体性缺失

四、德育评价的单一化

五、个人品格的边缘化

第三章 回归生活: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路径选择

一、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生活基础

二、我国高职德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人本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幸福性原则

三、多元化的高职德育实践途径

(一)以现实生活为原点,融通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过程

(二)以学校生活为支点,对接校园文化与地方企业文化,完善德育内容

(三)纳入时代元素,借助第四媒体,创新德育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专科学历层次及以上的、具有特定职业方向及其专门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高等教育。我国高职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精神和技能、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我国高职德育实践不仅要完成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德育目标,更要凸显出高职德育的特殊属性。本文从我国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德育对象的复杂性、地域文化的渗透性和德育实践的延伸性等基本特征出发,透析我国高职德育实践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误区,阐释了我国高职德育实践过程的人本性、实践性、幸福性原则,解读以现实生活为原点,融通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过程,创新以学校生活为支点,对接校园文化与地方企业文化的高职德育新体系,探索藉以第四媒体,融时代元素于现代学校德育的实践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