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大公报》有奖征文的思想史研究
【6h】

清末《大公报》有奖征文的思想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大公报》及其征文活动

第一节英敛之创办《大公报》

一、英敛之简介

二、创办《大公报》

第二节《大公报》的办报理念与“文人论政”

一、《大公报》的办报理念

二、《大公报》与文人论政

第三节《大公报》的征文概况

一、中国近代报刊最早的征文活动

二、《大公报》的征文情况

三、《大公报》与《万国公报》的征文活动比较

第二章坚定不移的立宪主张

第一节早期立宪设想

一、呼吁新旧政治势力的联合

二、谋求振兴中国之道

三、明察国际形势变化 疾呼立宪以救危亡

第二节关注内官改革

一、内官改制之利

二、内官改制之弊

三、对于进一步改革的期望

第三节立宪救国 矢志不移

一、释疑解难,持续宣传立宪

二、筹划缩短立宪年限的方案

三、颁宪法与开国会的先后之争

四、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的争论

第四节提倡组织政党

一、提倡大开党禁

二、为促进政党的发展出谋划策

三、为政党的成立提供指导方针

四、征文中政党思想评析

第五节《大公报》征文中的立宪思想评析

第三章满汉一家的民族团结思想

第一节清末满汉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艰难的断奶——旗人自谋生计

一、八旗生计问题的提出

二、方案分析

第三节融合满汉的呼吁

一、满汉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节《大公报》征文中的民族思想评析

第四章追求进步的社会风俗改良思想

第一节“欧风美雨驰而东”

第二节宣传剪发易服

一、关于剪发的必要性

二、对反剪易的言论的驳斥

三、落后发服制度的利害分析

四、剪易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关注女学生服制的变化

一、女学生服制改良的必要性

二、批判中国旧服制

三、驳斥反对言论

四、确立女学生服制改良的具体方针——中西结合

五、服制改良的具体措施

六、改良后的益处

第四节接轨世界——《大公报》社会改良思想评析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大公报》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报纸。自创办起就以监督政府、开启民智为己任,以大公无私的态度评论时事,以“敢言”著称于时。为了更好的贯彻办报理念,以创办人英敛之为代表的大公报人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其中有奖征文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本文就其在征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进行研究。 纵观《大公报》的征文活动,可看出它始终坚持君主立宪的立场,始终追随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有针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公报》是立宪的坚定拥护者,在历次征文活动中均设定关于立宪的题目。获奖者们反对暴力革命,认为立宪才是中国的出路。起先他们热情宣传立宪主张,委婉批评官制改革,最后深入到对君主立宪的组织方式和国会、政党等诸要素的探讨。虽然也出现了开国会与颁宪法孰先孰后之争,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之争,并且充分探讨了政党的作用,但是它把变革的希望寄托在腐败的清政府身上,使得这希望随着清政府的覆灭而变成无可挽回的失望。清末,满汉对立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公报》在征文中为旗人自谋生计设计了移民实边、开设八旗工场等方案,并主张通过政治、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改革实现满汉问题的根本解决。在社会改良方面,旗人出身的英敛之也明确主张剪发易服,对于剪发与否及其利弊不厌其烦地反复宣传。主张改良女学生服制,以中西结合为指导,设计了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新颖的改良方案。本文围绕《大公报》的征文内容进行分析,运用历史学的理论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揭示出其对当时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和认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历史发展的脉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