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研究——以第13、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为例
【6h】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研究——以第13、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竞技健美操具有难、新、美的特点和极高的观赏性价值

1.1.2 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推动艺术表现力向多元化、鲜明化发展

1.1.3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是取得竞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1.1.4 我国男单在竞技健美操中的艺术表现力有待提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竞技健美操

1.3.2 竞技健美操中的艺术表现力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变化与艺术性的研究

2.2 有关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创编的研究

2.3 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因素的研究

2.4 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2 录像分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第13、14届中外男单运动员成绩分析

4.1.1 第13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与中国运动员成绩比较

4.1.2 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与中国运动员成绩比较

4.2 第13、14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中外运动员音乐选择及使用对比分析

4.2.1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与中国运动员音乐选择与表现比较

4.2.2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与中国运动员音乐运用比较

4.3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外男单运动员操化动作表现分析

4.3.1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手臂动作比较

4.3.2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步伐动作比较

4.4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外男单运动员难度动作对艺术表现力作用

4.4.1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难度动作空间转换分析

4.4.2 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难度动作分布比较

4.5 第13、14届中外男单运动员过渡与衔接动作的表现分析

4.5.1 第13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过渡与衔接动作比较

4.5.2 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过渡与衔接动作比较

4.6 第13、14届中外男单运动员移动路线分析

4.6.1 第13届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移动路线比较

4.6.2 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我国男单和前四名运动员移动路线比较

4.7 第13、14届中外男单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特色动作分析

4.7.1 第13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特色动作比较

4.7.2 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前四名和中国运动员特色动作比较

5 发展对策

5.1 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

5.2 重视操化动作和难度动作的规格,提升运动员的技能水平

5.3 注重成套动作与音乐的融合性,提高运动员的艺术素养

5.4 重视辅助手段练习,增强运动员面部表情感染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身体呈现艺术美的体育项目,融体育、音乐、舞蹈等为一体。该项目不仅仅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视运动员自身艺术表现力和内在情感在成套动作中的渗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第13、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前四名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艺术表现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男单世界前4名与中国运动员在音乐的使用、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与衔接、场地空间运用及特色动作等艺术表现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竞技健美操男单优秀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能力差距较小,中国运动员在艺术分、完成分和难度分方面和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艺术分的差距最大。
  (2)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在音乐的选择和表现上以流行音乐为主,音乐的风格更加多元,注重对音乐主题的表现;在音乐的运用中注重音乐与动作的吻合,音乐速度朝着最佳速率方向发展,匈牙利选手选择音乐速度较慢,中国选手选择音乐注重节奏的变化,但成套音乐的感染力欠佳。
  (3)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操化动作表现方面,手臂动作的编排复杂多样,手臂不对称动作多于对称动作,手臂动作的控位较好,干净利落、富有力度;对于有利于跑位且难度大、创新性强的变形步伐使用较多,步伐幅度较大,动作完美完成,中国运动员在后踢腿跳、吸腿跳、弓步跳和变形步伐的使用上较为均衡,但步伐动作欠缺力度。
  (4)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空间转换中对B-C-B类型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A-B的使用频率逐渐提升,运动员通过空间的变化使气场放大。运动员难度动作分布和表现方面,难度动作高低相错,在成套动作的前1/3段运动员选择了难度较高、观赏性较强、完成度较好的难度动作组合;我国运动员难度动作分值较高,但完成率相对较低,且难度动作组合运用不够充分。
  (5)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对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种过渡与衔接都有涉及,世界优秀运动员使用翻滚类动作较多,姿态优美、表现出极强的平衡性。匈牙利选手用舞蹈元素融入其中,表现出运动员的协调性和柔韧性,我国运动员在过渡与衔接动作使用次数较少,且对有利于展示空间变化的技巧性动作使用不多,缺乏创新性,使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大打折扣。
  (6)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在比赛中移动路线流畅多变,运动员充分利用场地的各个角度,通过多方位的变化表现出自我的张力和气场。我国选手向右的移动次数在5个方向移动中变化最少。
  (7)竞技健美操男单世界前四名运动员表演中特色动作的融入较多,通过特色动作表现运动员的风格和特点,巧妙地突出主题;而中国选手在表现中缺少突出自我风格和特点的特色动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