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尚书平议》训诂研究
【6h】

《尚书平议》训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俞樾与《尚书平议》

二、俞樾训诂研究现状与《尚书评议》研究的学术综述

三、俞樾《尚书平议》训诘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训诂内容

第一节 瓣字

第二节 析词

第三节 省略

第四节 句读

第五节 校勘

第六节 其他

第二章 训诂术语

第一节 辨字术语

第二节 注音术语

第三节 释义术语

第三章 训诂方法

第一节 以形索义

第二节 因声求义

第三节 诂训觅义

第四节 对文推义

第五节 随文释义

第四章 《尚书平议》训诘之评议

第一节 《尚书平议》训诘特点

第二节 《尚书平议》的影响

第三节 《尚书平议》训诂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清代著名的朴学大师俞樾,一生谨遵高邮王氏父子的治学路径,致力于群经诸子及其传注文献的训诂,博闻强识,探幽索微,常发人所未发,见解超群,名满天下,世称“道咸之冠”。俞樾著述丰赡,代表作为《群经平议》,是研究清代经学和小学的经典著作,为后代学者所重。
  《尚书》是中国政史之祖,语言“佶屈聱牙”、古奥难懂,历代对其解释的训诂类著作层出不穷,《群经平议》中的四卷《尚书平议》也是其中一部,然而却是学术界研究的盲区。
  《尚书平议》以求实的精神,思辨的态度,选择性地对《尚书》进行平议,总计180个训释条目。体例基本统一,先引梅氏传或姚氏传,然后评价传语,再以“按语”的形式提出俞樾本人的观点。“按语”旁征博引,评议得失,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呈现其独特的训诂思想。分析其经学思想,俞樾同于乾嘉主流学术,认同前汉今文古,后晋古文今,对孔传多有批评,批评条目多达总条目的百分之八十。
  《尚书平议》至今尚无点校本。本文以《春在堂》本《尚书平议》为工作底本,第一步工作先标点校勘全文,然后从多个角度穷尽性地分析文本,以求尽可能全面研究俞樾《尚书评议》的训诂。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俞樾生平与学术以及《尚书平议》的研究概况,进而简论《尚书平议》训诂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尚书平议》训诂内容。具体分为六小节,第一节辨字,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四种类型分类详析《尚书平议》中的同义异形现象,揭示了《尚书》的用字习惯。第二节主要分析词的结构形式,分别讨论了单音节助词、重言词和连文。第三节阐述了句法的省略形式,且都为蒙后省略。第四节评析俞樾从文法和语义角度断句的训诂实践。第五节校勘文字,分别列出了误文、脱文、衍文和倒文四种类型展开评议。第六节主要讨论《尚书评议》涉及的修辞和典章制度。
  第二章《尚书平议》训诂术语。第一节为辨字术语,第二节为注音术语,第三节释义术语,通过对术语的系统分析,可见,俞樾采用术语以继承传统为主,但是也显现出个人的一些特点。
  第三章《尚书平议》训诂方法。主要分为六种: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故训觅义、对文推义、复语明义、随文释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故训觅义,其次是因声求义。
  第四章《尚书平议》训诂成就和不足。全书训诂训诂特色总结为四点:第一释字为重,重视通假;第二旁征博引,言必有;第三反对增字,解经严谨;第四大胆质疑,勇于创新。这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不免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文通过对《尚书平议》的训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和严密论证,彰显了俞樾在乾嘉时期的小学地位,肯定了《尚书平议》对于研究《尚书》的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