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膜素在运动干预下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影响
【6h】

网膜素在运动干预下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2 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1.1 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1.2 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3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2.网膜素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2.1 网膜素的发现及生物学特征

2.2 网膜素的生理作用

3.运动干预、网膜素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对象分组及饲养

2.3 训练方案

2.4 主要实验仪器

2.5 实验取材和样本处理

2.6 指标的测定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大鼠的体重变化

3.2 实验大鼠血糖指标(FBG、INS)的变化

3.3 实验大鼠血管形态学变化

3.4 各组实验大鼠NO、eNOS的含量变化

3.5 各组实验大鼠血清中血脂的含量变化

3.6 各组实验大鼠TNF-a的含量及JNK、Cox-2mRNA的表达

3.7 实验大鼠网膜素含量

3.8 实验大鼠AMPK的含量

3.9 实验大鼠动脉组织iNOS活性的变化

4 讨论与分析

4.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复制

4.2 2型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有氧运动的干预作用

4.3 有氧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4.4 网膜素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机制的探究

5.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脂膳食以及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给予运动干预,观察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干预作用,通过运动、网膜素与AMPK/eNOs信号通路的关系,探讨网膜素在运动干预下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90只4周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NC组,n=30),一组作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DM组,n=60)NC组喂普通饲料,DM组喂高脂饲料。四周后,DM组按40mg/kg注射STZ,继续喂养一周,尾静脉取血,血糖浓度超过11mol/L即糖尿病小鼠建模成功。将糖尿病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n=32,DMC组),一组作为糖尿病运动组(n=21,DME组),运动组每天进行60min的无负重游泳训练。然后分别观察0周(刚建好糖尿病模型时)、2周和8周大鼠动脉组织内皮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中GLU、INS、TC、TG、HDL及LDL含量,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AMPK含量及大鼠动脉组织中AMPK、eNOs、TNF-α的含量,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O含量,通过RT-PCR方法检测大鼠动脉组织中JNK、COX-2 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变色法,测量大鼠动脉组织中iNOs的活性。
  结果:
  (1)糖尿病模型刚建好时(0周),与对照组(NC)相比,糖尿病模型组(DM)大鼠血清GLU升高,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INS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小幅度的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DM)相比,糖尿病运动组(DME)大鼠血清FBG显著性减少(P<0.05),INS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OMA-IR有降低,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糖尿病刚建模时(0周),对照组(NC组)大鼠动脉内皮组织用HE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光滑,细胞核排列整齐,组织排列紧密。DM组组织变得开始疏松,内皮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DME组隆起部分减小,组织排列紧密,细胞核呈线状分布在血管组织上,组织厚度减小。在扫描电镜低倍镜下观察,NC组内皮细胞成多边形,大小较一致,呈条带状紧密排列于细胞表面,有一定的方向性。在高倍镜下观察,血管内膜平整,内皮细胞呈长梭形,成条带状分布,大小、形态基本相似,排列规整,界限清楚,连接紧密,核区饱满,膜表面结构清晰,可见长短不等的微绒毛。DM组低倍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呈局部灶性或片状隆起,排列紊乱。隆起的内皮明显肿胀,呈球样改变,外形不规则。细胞表面细波纹消失,而出现小球状隆突,隆起的内皮细胞有脱落的迹象。在高倍镜下观察,内皮表面微绒毛消失,胞膜表面部分脱落呈大小不等的虫蚀状、火山口状缺损,严重者大片内皮细胞崩解、脱落,其表面可见明显的细胞碎片,纤维等附着。DME组低倍镜下观察,大鼠内皮细胞出现轻微囊肿,排列紧密,但隆起的部分方向不一致,局部轻微呈灶状,组织内皮呈现深浅不一的小孔,以及内皮有轻微的脱落迹象。在高倍镜下观察,内皮表面不光滑,膜表面结构有点杂乱无章,但隆起的部分不明显。甚至可以看到微绒毛,表面有轻微的细胞碎片附着。
  (3)与NC组相比,DMC组大鼠主动脉组织NO含量显著性减少(P<0.05),eNOs含量极显著性减少(P<0.01);DMC组大鼠血脂指标发生改变,TC、TG、LDL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HDL极显著性下降(P<0.01)。经过有氧运动后,与DMC组相比,DME组大鼠主动脉组织NO和eNOs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血液中TC、TG、LDL都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HDL有所增加,并呈显著性差异(P<0.05)。
  (4)与NC组相比,DMC组大鼠主动脉组织TNF-a含量极显著性增加(P<0.01),JNK、COX-2 mRNA表达量急剧增加,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和组织网膜素明显下降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组织内的AMPK明显下降,并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有氧运动后,与DMC组相比,DME组大鼠主动脉组织TNF-a含量不断减少,8周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JNK、Cox-2mRNA表达量不断降低,2周呈显著性差异(P<0.05),8周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和组织中的网膜素都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AMPK显著性增加(P<0.05)。
  结论:
  (1)随着2型糖尿病病变的发生,大鼠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发生障碍。
  (2)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机体的血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内皮细胞细胞的内分功能。
  (3)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网膜素的分泌,激活AMPK/eNOs/NO通路,抑制血管内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这可能是有氧运动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