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抗与对话:《智者》中“他者”影响下的身份构建
【6h】

对抗与对话:《智者》中“他者”影响下的身份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0.1 Identity Problem in The Aristos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Dialogics and Being-in-the-Situation

0.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he Antagonism in Self Identity

1.1 The Identity Antagonism in Universal Situation

1.2 The Identity Antagonism in Human Dissatisfaction

1.3 The Identity Antagonism in the Tensional Nature

Chapter Two The Dialogue in Self Identity

2.1 The Dialogu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2.2 The Dialogue Between Self and Nemo

Chapter Three The Aristoness in Self Identity

3.1 The Aristos of Internal Self

3.2 The Aristos of Social Self

3.3 The Aristos of Creative Self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声明

展开▼

摘要

《智者》是英国当代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一部非虚构性作品。与其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收藏家》、《巫术师》等作品的境遇截然不同,《智者》常被用作研究福尔斯虚构性作品的手册,学界对《智者》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系统地对《智者》中的思想进行梳理,并对个体的身份建构进行探究。全文包括五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并对福尔斯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第一章探讨了自我身份中的对抗性。在《智者》中,身份的对抗性不仅体现在“我”与“他者”的对抗中,而且体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身份的“我”之间的相互对抗中。生存焦虑引发了生活的对抗性,而对抗性普遍存在于“我”对现实的不满之中。
  第二章探讨身份建构中的对话性。“他者”是个体获得身份意识的重要参照,个体的存在需要通过外在社会环境的认可来获得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我”与“他者”之问的冲突始终存在,“我”与“非我”(nemo)之间的较量此消彼长。对话为自我的多重身份提供了桥梁,自我得以逐步调整,主体身份得以逐渐建构。
  第三章探讨了个人身份中的尊贵性。这种尊贵性反映在内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以及创造的自我的建构上。福尔斯在道德、政治以及艺术创造层面,探讨了个体如何在克服自己的内在虚无感中体现个人存在。福尔斯对人类处境、社会处境以及文学处境提出了真知灼见,也对个人身份和社会组织构成提出了思考。
  结论部分认为,个体身份的完整性能通过对抗与对话最终达成自我认知以及自我实现。作为一名严肃的艺术家,福尔斯通过“我”与“他者”的对话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冲突与互补,最终形成对白己、对世界的认知。对于福尔斯来说,正是对话性思维造就了他对哲学、艺术和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