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残流有功分量补偿的研究
【6h】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残流有功分量补偿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清单

1 绪论

1.1 概述(Outline)

1.2 研究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research)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2 谐振接地系统基础理论

2.1谐振接地系统的概述(Survey of resonant grounding system)

2.2 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变化理论(Change theory of Neutral point displacement voltage)

2.3 接地电流电弧的熄灭(Extinguishing of grounding current arc)

2.4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3 谐振接地系统故障残流有功分量的测量

3.1 谐振接地系统故障残流有功分量的来源(the source of active component to the fault residual current in resonant grounding system)

3.2 故障残流有功分量的测量方法(Measurement method of active component to the fault residual current)

3.3 本论文采用的测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 used in the paper)

3.4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 谐振接地系统故障残流有功分量的跟踪补偿

4.1 故障残流有功分量补偿的实现原理(The principle of active component to the fault residual current compensation)

4.2 故障残流有功分量补偿的跟踪控制技术(The tracking control technology of active component to the fault residual current compensation)

4.3 对故障残流有功分量进行补偿的仿真分析(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ctive component to the fault residual current compensation)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 实验平台搭建与结果分析

5.1实验电路(Experimental circuit)

5.2 实验所需元件的简单分析(Simple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required components)

5.3基于DSP脉冲触发单元(Pulse triggering unit based on DSP)

5.4实验结果分析(Experimental results analysis)

5.5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谐振接地系统是我国中低压配电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中性点接地系统,能很好的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当前谐振接地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怎样使系统的接地残流进一步降低,保证接地电弧不至重燃。以前研究的谐振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回路只能补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中的容性无功分量,对残流中的有功分量则无能为力。随着配电网的扩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非线性负荷的增加,接地电流中的有功分量部分会随之大幅增加,有功分量的增加不利于接地电弧的熄灭,过大的有功电流甚至导致电弧的重燃、系统出现过电压等事故。同时,发现接地残流与接地电阻有很大关系,系统阻尼率的变化也影响着中性点位移电压、接地残流以及故障相恢复电压。本文采用有源逆变技术,利用计算预测的指令电流作为参考信号来控制逆变器,实现接地残流有功分量的补偿,同时对阻尼率变化造成的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首先对谐振系统的基础理论进行介绍与推导,分析了阻尼率改变所引起的系统的中性点位移电压、接地残流、故障相恢复电压的变化,简单说明了接地电流中有功电流的来源,对比有功分量测量方法,提出了本文的测量方法—中性点位移电压法。然后就接地残流有功分量补偿的实现进行了推导与研究,并对比介绍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滞环控制、三角波比较、固定开关频率),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相关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前面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对补偿有功电流的消弧线圈回路的柔性控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模拟实验平台需要的元件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对控制电路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阻尼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