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问题探讨——以国恒铁路为例
【6h】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问题探讨——以国恒铁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过度投资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募集资金用途变更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募集资金

2.1.2 关联方交易

2.1.3 委托理财

2.2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问题要素

2.2.1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动因

2.2.2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幅度与方向

2.2.3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结果

2.3 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背景介绍

3.1 国恒铁路的环境分析

3.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概况

3.1.2 企业内部环境

3.1.3 企业募集项目概况

3.2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过程

3.2.1 募集资金概况

3.2.2 募集资金专户中的资金未按程序使用

3.3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的财务状况变化

3.3.1 变更募集资金过程中的财务状况

3.3.2 国恒铁路被ST至退市

第4章 国恒铁路更改募集资金用途的行为分析

4.1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动因

4.1.1 企业出现的资金链危机

4.1.2 公司管理层利益的驱动

4.1.3 国家政策的影响

4.2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幅度与方向

4.2.1 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去向不明

4.2.2 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2.3 将募集资金大幅度用于委托理财

4.3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后果

4.3.1 影响股票行情

4.3.2 企业遭监管机构警示披露

第5章 案例分析结论

5.1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行为特征

5.1.1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比例较高

5.1.2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程序监管不到位

5.1.3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追回难度大

5.2 对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行为的监管措施

5.2.1 强化企业募资计划书审批的监管力度

5.2.2 优化企业内部募集资金的使用程序

5.2.3 建立对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法制程序及处罚条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前需要推出详细的募集资金项目计划书,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上市公司拟投项目的影响,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增发说明书》、《配股说明书》,实际上都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承诺: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定,就等于与上市公司签订了以招股说明书或配股说明书为内容的投资合同。投资者会理所当然的选择一些描写的高收益、低风险、前景不错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上市公司大多如愿以偿的完成资金的募集,接下来就是如何高效的使用募集资金。
  很大一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到位后做出了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决策,无论其善意变更或是恶意变更,其变更速度之快、金额之大均让广大投资者始料未及。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引得众多公司做出如此决策,决策后募资的新去向在哪里,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与后果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本文首先阐述了选择这一选题的原因,对国内外学者对此选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式与思路。其次介绍了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这一行为中的原因、幅度与方向、后果及其相关理论概述。再者就是本文的案例分析,以天津国恒铁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具体的募集资金用途变更的研究。在案例分析中介绍了国恒铁路的内部环境以及整个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相关状况;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的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企业财务状况变化;具体分析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动因、新投向及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企业出现的资金链危机、管理层利益驱动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国恒铁路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后的新投向主要有三个:补充流动资金、委托理财、被管理层攫取。在这三个新投向中,国恒铁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变更比例高达85%且被高管攫取即下落不明的募集资金所占比例最高。本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这种大面积、大规模的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现象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公司治理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因素也正是我国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政府决策、监管部门正在为国有股的减持、流通做努力的探索和改革。
  本文以国恒铁路为案例研究募集资金变更的相关情况后认为:为了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和促进其长期健康的发展,要从募资计划书的审批监管、企业内部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程序的优化以及相关的、具体的、明细的法律规范与奖惩措施的建立等方面着手完善。只有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以及在企业外部加强监督的力量,才能改善企业频繁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这一现状。

著录项

  • 作者

    朱娜娜;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学科 会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曹玉珊;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6;F832.51;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募集资金; 用途变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