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创新竞赛理论及策略研究
【6h】

企业创新竞赛理论及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框架

1.3研究方法

1.4创新与不足

2.文献综述

2.1创新竞赛的基本模型

2.1.1拍卖模型和随机模型

2.1.2对称模型和不对称模型

2.1.3单一阶段模型和多阶段模型

2.2从市场的角度研究创新竞赛文献综述

2.2.1厂商创新的动机

2.2.2厂商地位对竞赛结果的影响

2.3从技术扩散角度研究创新竞赛文献综述

2.3.1 主动技术扩散与创新竞赛

2.3.2被动技术扩散与创新竞赛

2.4创新竞赛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2.5简评

3.竞争环境对创新竞赛的影响

3.1创新动机与市场地位

3.1.1 创新动机的基本模型

3.1.2非排他性创新动机的比较

3.1.3排他性创新动机的比较

3.2领先者优势和知识外溢

3.2.1 含领先者优势和知识外溢条件的创新竞赛基本模型

3.2.2领先者优势和溢出水平对创新竞赛的影响

3.3信息对创新竞赛的影响

3.3.1创新成功概率与时间的关系

3.3.2完美信息下的创新竞赛

3.3.3不完美信息下的创新竞赛

3.4 小结

4.创新竞赛中的策略性行为

4.1 领先厂商的策略性行为

4.1.1 进入遏制

4.1.2竞业禁止

4.1.3信息披露

4.2追随厂商的策略性行为

4.2.1 模仿创新

4.2.2雇佣领先厂商员工

4.2.3知识披露

4.3厂商策略性行为对创新竞赛的影响

4.3.1 知识披露对创新竞赛的影响

4.3.2竞业禁止和雇佣对手员工对创新竞赛的影响

4.4创新竞赛中的策略性行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4.4.1 知识披露与社会福利

4.4.2 竞业禁止和雇佣对手员工与社会福利

4.5 小结

5.总结、启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启示

5.2.1企业策略建议

5.2.2国家政策建议

5.3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创新竞赛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上世纪70年代,它随着产业组织的兴起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已从过去的价格、数量、质量竞争发展为知识经济下的技术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技术竞争。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方式,而专利保护制度又使得通常只有一个企业能成为一项创新的所有者。因此,无法在创新竞赛中获胜的企业注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策略性行为对创新竞赛的影响。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逻辑演绎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博弈论为主要研究工具,在假设两厂商异质的条件下,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包括厂商地位、领先者优势、知识溢出水平和信息在内的竞争环境因素对创新竞赛的影响;然后研究了知识披露、竞业禁止、雇佣对手员工等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在创新竞赛中的作用和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本文研究认为:(1)垄断市场中的在位厂商不会具有比潜在进入者更大的创新动机;(2)在多阶段创新竞赛中,即使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或延迟,创新的随机性也会使得在竞赛中暂时领先的厂商决策失误并被落后厂商超越,而在暂时领先厂商具有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暂时领先厂商被超越的可能性会被放大;(3)竞赛中追随厂商的知识披露策略总是会降低领先厂商获胜的可能性,并可以迫使领先厂商和追随厂商进行合作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