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导论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

4.不良资产管理的国际经验

5.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问题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无论在任何国家,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条件。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其中银行体系积累的巨额不良资产往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也都为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所困扰。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但危机给危机发生国带来的教训令我们深思。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金融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我国银行业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海内外关注中国金融风险的焦点。不良资产的高居不下,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甚至可能引起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稳定。随着中国入世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内银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尽快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根本上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已刻不容缓。考虑以上背景,同时也是借鉴国际上流行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我国从1999年4月先后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进行收购、管理和处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只是转移了不良资产的承担主体,金融风险并没有最终消除。同时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只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部分。另外资产管理公司无力主导产权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无力剥离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从长远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每隔3-5年就会滋生新的不良资产。也就是说,资产管理公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因此,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有清楚的认识,研究其产生的根源,并找到全面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本文拟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即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比与系统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指出要彻底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必须标本兼治,把存量风险化解与增量风险防范结合起来。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说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了不良资产的存在所产生的危害性。第三章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来对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不完善的产权制度是产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第四章是对不良资产管理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经验的比较,得出对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启示。第五章是对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存量风险与增量风险概念的界定,并通过动态变化模型来说明不良资产增量风险的规避重于存量风险的化解。要彻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把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结合起来,尤其更要注重增量风险的防范。在解决对策上,本文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存量风险化解,即采取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存量,尽可能地盘活和回收不良资产;二是增量风险防范,即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和制度完善来消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本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