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墓志铭中的德妇研究
【6h】

唐代墓志铭中的德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德妇”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一、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分类梳理

(一)官宦女性

(二)皇室女性

(三)其他女性

二、唐代墓志中德妇的主要品格

(一)夫妻关系的楷模

(二)母子关系的典范

(三)姻亲关系的表率

(四)良好的文化素养

(五)浓郁的家国情怀

三、唐代墓志铭中德妇品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墓志铭的属性使然

(二)儒学的恢复与倡导

(三)佛道二教的濡染

(四)崇尚妇德教化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唐代是中国古代较为开放的时期,同以往各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墓志铭的发展也较为完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近几十年来唐墓志出土的越来越多,学术界对此的重视也不断加强。
  本文以唐代墓志铭为基本史料,对其中的德妇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唐代墓志铭中德妇进行分类梳理。根据现有的唐代墓志铭资料,将德妇分为官宦女性、皇室女性、其他女性三大类。对不同类别的女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列表分类,以此梳理整个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大致分布状况。
  第二部分论述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主要品格。根据墓志铭文的内容并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作对比参考,从夫妻关系的楷模、母子关系的典范、姻亲关系的表率、良好的文化素养、浓郁的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概述,由此总结出唐代墓志铭中德妇的主要品格,从而呈现出唐代德妇的真实面貌。
  第三部分则分析唐代墓志铭中德妇品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唐朝的社会背景为基础,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作为参照面。从墓志铭的文体属性使然、儒学的恢复与倡导、佛道二教的濡染、崇尚妇德教化的结果等方面探讨唐代墓志铭中德妇品格形成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