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主学习模型新探——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
【6h】

自主学习模型新探——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背景、必要性及意义

1.2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论文的结构

2.研究问题的现状与相关理论依据

2.1研究现状分析

2.1.1国外研究现状

2.1.2国内研究现状

2.1.3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的初步设想

2.2相关理论依据

2.2.1自主学习理论

2.2.2终身教育理论

2.2.3教学环境理论

2.2.4学习理论

2.2.5教育传播理论

2.2.6后现代学习理论与课程观

2.2.7学习评价理论

3.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

3.1模型的特点

3.2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2.1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途径

3.2.2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基本规律

3.2.3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3模型的结构及基于该模型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

3.3.1确定目标

3.3.2可行性分析

3.3.3目标设置的训练原则

3.3.4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与计划制定

3.3.5实施与调整学习计划

3.3.6学习策略选择的训练

3.3.7测试与评估

3.3.8测试与评估的方法

3.3.9能力提升

3.3.10自信心增强

3.3.11确定新目标

3.3.12学习环境分析

4.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可操作性的实验分析

4.1研究方法

4.1.1研究对象的选取

4.1.2实验变量的确定

4.1.3测量工具

4.2实验研究过程与数据统计分析

4.2.1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前测与结果分析

4.2.2实验有效性分析

4.3实验结果分析

4.3.1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效果

4.3.2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探讨

4.3.3部分实验假设未能实现的原因分析

5.结论

5.1研究的主要工作

5.2研究的结论

5.3研究的创新点

5.4研究不足之处

5.5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 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后 记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对影响自主学习的诸多因素的分析和整合,国外研究者相继提出了一些自主学习模型,但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各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直观且不全面。本研究以这些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各种相关教育、传播、技术等理论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一种更具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自主学习模型——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学习者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照模型,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与弱点,有目的的进行改正与强化,已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分析、比较现有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优、缺点,总结出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通过实验研究法,对经过调查对比后的实验班级在自主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与弱点,进行强化与提高,并对其前后能力进行调查检测,分析实验前后的区别,证明模型的科学性与操作性。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既有的自主学习模型进行分析,找出优点与缺点,并在研究者关于人的能力与自信心的提高方面的想法,提出一个全新的、更具操作性的自主学习模型结构; (2)分析了自主学习的相关教育,学习,传播,环境,认知等理论,为模型的具体操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3)将模型运用于教学,发现学生的不足与弱项,通过老师的教授、训练以及改正、强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应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改善,从而为证明该自主学习模型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提供了科学的实验基础。 通过研究、实验,表明 (1)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是正确的,有科学依据的,符合人的自主学习规律与发展规律; (2)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无论是想通过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师或者想利用自主学习得方法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与模型的每个步骤的对比,清楚明了的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有目的的进行改正与强化: (3)螺旋递进型自主学习模型有利于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