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儒、道、佛心性修养说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碰撞与交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
【6h】

论中国儒、道、佛心性修养说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碰撞与交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前言

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阵营及其影响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科学主义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中国儒、道、佛心性修养说的特殊旨趣

(一)儒家的心性修养说-“养心”“定性”

(二)道家的心性修养说-“为道”

(三)佛家的心性修养说-“定”与“慧”

四、用中国心性修养说应对和调适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应对认知偏差导致的自卑心理

(二)处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三)处理学业方面的困境

(四)治疗大学生心灵的黑洞

(五)对待得失荣辱及就业过程中的激烈竞争

五、积极而科学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

(三)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论文后记

展开▼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本土化研究是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之一.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对象.科学主义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倡价值中立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主体性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理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完全移植到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领域效果却不理想.该文提出中国传统心性修养说中儒、道、佛心性修养说各有其调节身心的特殊旨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