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微创治疗进展
【6h】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微创治疗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第1章 急性胰腺炎的分类及局部并发症

第2章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产生

第3章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断

第4章 外科手术及微创治疗

4.1 手术时机

4.2 外科手术

4.3 微创治疗

4.3.1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4.3.2 视频辅助下腹膜后清创术

4.3.3 经皮窦道内窥镜技术

4.3.4 腹腔镜技术

4.3.5 经胃内镜下胰腺坏死组织引流及清创术(ETD、ETN)

4.3.6 升阶梯治疗(step-up)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背景: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系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的激活,继而出现以胰腺的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其中,约20%的AP可发展为坏死性胰腺炎(necrotizing pancreatitis,NP),1/3的坏死性胰腺炎的胰腺或胰周坏死组织会继发感染,即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感染性胰腺坏死是AP的严重并发症,这使急性胰腺炎预后恶化,通常需要进行外科干预。传统上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开放手术坏死组织清除术,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在过去二十年中,IPN的治疗已经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技术发生显著改变。
  目的:
  通过总结当前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各种微创治疗,从而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方法:
  以“感染性胰腺坏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感染,外科手术,微创治疗,升阶梯治疗”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找出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相关研究。
  结果及结论:
  目前有大量关于感染性胰腺坏死微创治疗的文献,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显示:IPN的延迟外科干预(至少4周)优于早期干预,微创治疗在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优于外科手术,对于所有患者没有单一的方法是最佳的,主张采取适合个体化的升阶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内镜医生、外科医生、介入放射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团队进行合作综合治疗,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著录项

  • 作者

    王宗仁;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医学院;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医学院;
  • 学科 内科学(消化内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志坚;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57.51;
  • 关键词

    感染性胰腺坏死; 微创治疗; 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