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锈赤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研究
【6h】

锈赤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锈赤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研究概述

1.1.1 锈赤扁谷盗研究概述

1.1.2 土耳其扁谷盗研究概述

1.2 鞘翅目线粒体概述

1.2.1 鞘翅目线粒体特征

1.2.2 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1.2.3 鞘翅目昆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锈赤扁谷盗及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扩增与分析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样品采集与保存

2.1.2 主要仪器、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锈赤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

2.2.2 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

2.2.3 扁甲总科昆虫同源性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两种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碱基含量分析

2.3.2 两种扁谷盗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分析

2.3.3 两种扁谷盗线粒体tRNA基因分析

2.3.4 两种扁谷盗线粒体rRNA基因分析

2.3.5 两种扁谷盗线粒体AT富集区分析

第3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对鞘翅目常见农业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3.1 分析方法

3.1.1 分类单元的选取

3.1.2 系统树的构建

3.2 结果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4.2本研究不足之处

4.3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和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属鞘翅目Coleoptera扁谷盗科Laemophloeidae,是一类全球性分布第二食性储粮害虫,以在粉类和破碎的粮食、谷物中发生最多。目前,对于两种扁谷盗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态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分子研究数据较少,只有COI基因用于系统发育分析。因此,对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可以丰富现有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为进一步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宄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通过长片段PCR(Long-PCR)技术对绣赤扁谷盗及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全长并分析其特征。同时基于绣赤扁谷盗及土耳其扁谷盗在内的24种农业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利用不同方法(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分析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锈赤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511bp和15,517bp,注释得到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16SrRNA和12S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AT富集区序列。两种扁谷盗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具有较高的A+T含量,分别为76.4%和76.9%。
  2.锈赤扁谷盗及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均以ATN起始编码,而终止密码子具有多样性,有完整的终止子TAA、TAG及不完整的TA或单个碱基T。
  3.两种扁谷盗22个tRNA长度在60-71 bp之间,AT含量分别约为76.2%和77.2%。在这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Ser基因二氢尿嘧啶臂(DHU stem)结构有缺失外,其他21个均可折叠成三叶草二级结构。这些tRNA二级结构中普遍存在碱基错配,锈赤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tRNA二级结构分别存在28处和21处。
  4.锈赤扁谷盗及土耳其扁谷盗线粒体AT富集区分别为859bp及857 bp, AT含量高达86.5%和86.0%。在两种扁谷盗线粒体AT富集区中存在不同数量的Poly-T、Poly-A结构以及(TA)n、(AT)n等微卫星结构。
  5.利用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及2个核糖体RNA,分别使用NJ、ML和BI法构建鞘翅目24种常见农业昆虫的系统发育树,3种系统发育树均支持扁谷盗科为单系,属于扁甲总科,与扁甲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