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粤东梅县白宫乡村的社会变迁研究
【6h】

粤东梅县白宫乡村的社会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研究方法

第2章 白宫地区的概况

2.1 白宫地区的历史归属

2.2 白宫名称的来由

2.3 白宫地区的建置沿革

2.4 白宫地区的自然因素

2.5 白宫地区的人文因素

第3章 宋元时期的白宫社会与明山宫

3.1 白宫社会与畲族

3.2白宫明山公王初探

3.3 小结

第4章 明至清中叶时期的宗族发展与地区变迁

4.1李姓迁居白宫龙冈

4.2 科举与仕宦

4.3 士绅与明山宫

4.4 武官的兴盛

4.5 小结

第5章 近代侨乡的形成与社会变迁

5.1 华侨的出现

5.2 白宫水客

5.3 华侨与白宫特色民居

5.4 乡村建设与教育事业

5.5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传统客家地区粤东梅县白宫地区,从宋朝至近代的社会变迁作为研究对象。从白宫地区最早有记载的北宋开始,研究一个民间信仰的神明——明山公王是如何融入到当地,进而变成整个地区的保护神;明清时期随着科举的兴盛和宗族的建构,士绅在倡导乡民供奉神明的同时,又操控神明崇拜。近代以来随着乡人“下南洋”和华侨对家乡的建设,白宫地区经历了一个近代化的过程,成为典型“侨乡”。对于这个既传统又开放的地区,本文将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料探寻这个社区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以及神明、宗族、士绅、华侨的相互联系。
  宋元时期的白宫只是一块隶属程乡县下万安乡、万安图的区域,因宫成聚落,明山公王也随当地居民的汉化而变成当地汉族神明。明代以来,当地望族取得科举的巨大成就使得白宫闻名梅州,开启了白宫地区的兴盛时期。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梅城危机频发,白宫人士多次救梅州于水火。清末民国初,受国际形势和社会动荡等因素影响,许多白宫人“下南洋”。华侨在海外致富后,在家乡创办新学,修路建桥,改造市政,使白宫地区经历了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成为“华侨之乡”的代表。
  宋朝以来,明山宫祖庙一直是当地的信仰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地方信仰保佑当地宗族,宗族主导民间信仰。华侨的出现又加固民间信仰和当地宗族的内部关系,三者互有裨益,又互相交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