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稀土掺杂包含镓酸盐、铝酸盐和硅酸盐纳米晶玻璃陶瓷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6h】

稀土掺杂包含镓酸盐、铝酸盐和硅酸盐纳米晶玻璃陶瓷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的应用

1.2 发光玻璃陶瓷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2.2 实验过程

2.3 样品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

第3章 Eu3+,Dy3+掺杂含MgGa2O4纳米晶玻璃陶瓷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3.1 Eu3+,Dy3+掺杂MgO-Ga2O3-SiO2玻璃陶瓷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4章 Er3+/Yb3+共掺杂含MgGa2O4纳米晶玻璃陶瓷上转换和近红外发光

4.1 Er3+/Yb3+掺杂MgO-Ga2O3-SiO2玻璃陶瓷制备

4.2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Eu3+,Dy3+共掺杂含MgAl2O4纳米晶玻璃陶瓷微观结构和荧光性质

5.1 Eu3+,Dy3+掺杂MgO-Al2O3-SiO2玻璃陶瓷制备

5.2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Eu3+,Dy3+共掺杂含Sr2SiO4纳米晶玻璃陶瓷的发光性质

6.1 Eu3+,Dy3+掺杂SrO-Al2O3-SiO2玻璃陶瓷的合成

6.2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包含MgB2O4(B=Ga, Al)和Sr2SiO4纳米晶的MgO-Ga2O3-SiO2,MgO-Al2O3-SiO2、SrO-Al2O3-SiO2玻璃陶瓷。通过对玻璃组成,热处理条件,掺杂离子种类或浓度等条件的改变实现对玻璃陶瓷发光性质的调控,调制其发光特性实现高效发射。对影响样品微结构和荧光性质的因素,包括基质的组成,样品的热处理温度,稀土元素的种类和掺杂量等做了系统的研究和剖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通过对样品进行结构和荧光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样品中MgO-Ga2O3, MgO-Al2O3和 SrO含量的改变,对玻璃陶瓷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样品组分中 MgO,SrO,Ga2O3,Al2O3含量的增加,同一退火温度,在玻璃基质中更有利于MgGa2O4,MgAl2O4和Sr2SiO4纳米晶析出。对比不同组分的玻璃陶瓷荧光性质,发现增加MgO-Ga2O3,MgO-Al2O3,SrO的含量能有效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⑵在不改变样品组分的条件下,通过对样品进行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研究了温度对玻璃陶瓷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到MgGa2O4,MgAl2O4、Sr2SiO4纳米晶尺寸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晶粒的聚集。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增强,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荧光强度有所减弱。表明温度对玻璃陶瓷的结构和发光性能有较大影响。⑶通过在样品中掺杂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稀土离子,观察稀土离子对玻璃陶瓷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稀土离子的掺杂并不改变基质晶体的结构。在掺杂Eu3+/Dy3+的样品中,发射光谱中观察到明显的来源于Eu3+的5D0-7Fj(j=0,1,2,3,4)跃迁的特征发射峰,而在480 nm,580 nm和665 nm处的发射峰则来自于Dy3+离子,表明Eu3+/Dy3+离子掺杂的玻璃陶瓷具有应用于白光LED领域的潜在可能。在共掺杂Er3+/Yb3+的样品中观察到从Yb3+到Er3+的能量传递,且随着Yb3+含量增加,Er3+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同时研究证实了Er3+/Yb3+体系中双光子上转换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