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效果研究
【6h】

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 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评价指标体系

2.2.1目标疾病

2.2.2评价指标

2.3确定样本含量

2.4抽样方法

2.5干预方案

2.6资料收集方法

2.6.1调查时间

2.6.2调查地点

2.6.3调查内容

2.7质量控制

2.7.1研究方案设计阶段

2.7.2现场调查实施阶段

2.7.3资料收集和数据录入阶段

2.7.4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阶段

2.8资料统计分析

2.9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3章结果

3.1一般情况

3.1.1四试点县基本情况

3.1.2 RTI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3.2 RTI患病情况的改变

3.2.1常见RTI总患病情况

3.2.2各类RTI疾病患病情况

3.2.3 RTI混合感染情况

3.2.4宫颈糜烂分型、分度情况

3.3就医行为的改变

3.3.1已婚育龄妇女RTI症状分析

3.3.2有RTI症状妇女就医情况

3.3.3已婚育龄妇女RTI患者转归情况

3.4“知、信、行”的改变

3.4.1调查对象RTI相关知识、态度

3.4.2调查对象行为的改变

第4章讨论

4.1江西省RTI干预策略的特点

4.2 RTI患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4.3加强重点病种的干预

4.4已婚育龄妇女常见RTI症状现患率呈下降趋势

4.5 RTI患者中无症状比例下降

4.6有RTI症状的育龄妇女就医率明显提高

4.7 RTI相关知识普及率有所提高

4.8农村育龄妇女有强烈的RTI知识需求

4.9育龄妇女相关不良卫生习惯行为有所改观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综述: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干预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评价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干预工程对江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的干预效果,为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行之有效的RTI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4个目标县中12个乡的12个行政村在进行基线调查后实施动态干预,干预过程中重复进行4次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另在这4个县各选取一个未作干预的行政村作为对照,观察方法同干预组。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2.0建库管理,用SPSS10.0及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RTI患病情况的改变:干预后已婚育龄妇女常见RTI患病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66.02%下降为24.69%,低于对照组的48.81%。对照组及干预组的各次孕环检查均以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最高,依次为40.00%、45.77%、41.55%、30.17%、22.85%。宫颈糜烂程度下降; 2、就医情况的改变:干预后已婚育龄妇女RTI症状现患率及患者无症状比例下降,就医率由干预前31.5%上升为69.0%,较对照组39.6%有明显提高,且立即就诊比例由第一次干预时的46.7%升高到第4次干预时的75.6%,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大幅度提高; 3、“知、信、行”的改变:干预后已婚育龄妇女对RTI相关知识、态度问题的答对率普遍提高;月经正常率由干预前79.3%上升为干预后85.5%,经期下水田和干重活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依次由干预前76.0%和67.1%下降为44.0%和39.3%;通过广播电视、个别咨询、报刊以及集体听课或宣教4条途径获得生殖道感染知识的人数比例也在升高;干预后使用单独浴巾、浴盆洗外阴、采用以淋浴为主的洗澡方式、由前向后的便后擦拭方式的人数比例增加,分别由干预前79.1%、23.4%和58.8%上升为84.0%、55.6%和64.0%; 结论: RTI的干预降低了妇女RTI患病率,患病程度得到改善;RTI的干预改善了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就医行为,提高了就诊率和治愈率;经过干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RTI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明显改善,以上说明生殖道感染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