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平生一点不平气 化作祝融峰上云——论刘过诗歌创作的特色与成就
【6h】

平生一点不平气 化作祝融峰上云——论刘过诗歌创作的特色与成就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正文

第一章刘过生平经历

第一节牧羝塞上功名泪,骑马蓝关窜逐心

第二节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

第三节十年南北走东西,豪气峥嵘老不衰

第二章刘过的诗歌

第一节刘过诗歌的艺术特质

第二节诗歌风格的传承和开创

第三章刘过诗歌特色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士大夫的儒学传统

第二节个性经历是诗词创作的积淀

第三节诗侣文友对刘过创作的推动作用

第四节刘过的诗歌创作主张

第三部分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绝不仅仅是范仲淹一人的忠君爱民观念,而是所有受过儒家思想熏染的封建士大夫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范式。如能达而兼济天下则固然不错,然而如刘过一般,“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是否还要以天下安危、百姓福祉为己任呢?壮志难酬、流落江湖的刘龙洲会不会唱一曲“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而翩然归隐呢?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一生布衣,着作颇丰。然散佚者不在少数,据《直斋书录解题》着录,经后人搜集整理,留有《龙洲集》14卷,今已不传。明王朝用复宋刻作《龙洲道人集》15卷,有明嘉靖本、汲古阁本。《四库全书》收录14卷、附录2卷,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龙洲集》12卷,其中诗歌近300首,词80余首,杂着一卷。其诗跌宕纵横、才气坌溢,融豪放张扬的爱国情怀和飘零落寞的谒客习气于一炉。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对南宋文学、特别是江西文学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南宋一朝的社会文化氛围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刘龙洲不同寻常的思想个性和人生经历的产物。本文即试图以龙洲诗歌为媒介,探究这位末路英雄在诗酒江湖的满怀豪情之下,所掩盖的复杂矛盾、哀婉难言的内心世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