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脚板薯(Dioscorea batatas Decne.)脱毒试管苗培育及其试管珠芽诱导
【6h】

脚板薯(Dioscorea batatas Decne.)脱毒试管苗培育及其试管珠芽诱导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文摘

综述

第一章脚板薯脱毒苗培育

第二章脱毒脚板薯基础苗的扩繁

第三章脱毒脚板薯试管珠芽的诱导

第四章脱毒脚板薯试管珠芽诱导过程中的解剖学研究

第五章脱毒脚板薯试管珠芽诱导过程中生理生化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图版说明

图版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江西上高产的脚板薯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石蜡切片等技术,分别对脚板薯脱毒苗培育、脱毒脚板薯基础苗扩繁、试管珠芽诱导及诱导过程中珠芽的发育解剖学和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为脱毒脚板薯试管珠芽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 以脚板薯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及病毒化学抑制剂预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对脚板薯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脚板薯茎尖大小与存活率呈正相关,与脱毒率呈负相关;单一的脱毒处理技术难以完全去除病毒,2种或3种技术的组合使用可有效的去除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与对照组相比,高温和病毒唑结合高温预处理,脱毒率分别提高20%和40%。 用脱毒苗茎段培养建立了脚板薯基础苗扩繁体系。结果表明:茎节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8mg/L+6-BA0.8mg/L;诱导茎段形成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4.0mg/L+烯效唑3.0mg/L+蔗糖4.0%。 采用固液双层培养方式,研究了不同因子对脱毒脚板薯试管珠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8%、光照8h/d对试管珠芽形成及膨大较好;谷氨酰胺为氮源时,对试管珠芽膨大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定配比的6-BA和NAA有利于珠芽诱导,其中以6-BA2.0mg/L+NAA0.5mg/L为好。 脱毒脚板薯试管珠芽发生于叶腋处,由表皮下的第二、三层细胞脱分化,分裂形成珠芽原基,进一步发育成珠芽。在珠芽顶端分生组织下方存在初生加厚分生组织,其细胞分裂及其衍生细胞体积增大是珠芽早期膨大的主要原因。随着珠芽的生长发育,初生加厚分生组织可衍生为次生加厚分生组织。成熟珠芽的膨大主要是次生加厚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成熟珠芽由叠生木栓、次生加厚分生组织、基本组织及散生于其中的有限外韧维管束组成,其淀粉和蛋白质主要积累在维管束四周的薄壁细胞中。 在试管珠芽诱导过程中,珠芽淀粉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和POD活性随珠芽的生长发育呈抛物线变化,至60d时均达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