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性及品德培养的关系
【6h】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性及品德培养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 家庭教育对小学初中生社会适应性及品德培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第四部分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适应性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则是社会发展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个体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品德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小学初中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品德行为习惯具有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及其品德培养上的重要性,从而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自觉地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实施教育,对子女树立相对理性的教育期望,在教育观念上纠正一些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教育倾向,对于小学初中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品德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全面认识家庭教育入手,重点探讨家庭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生社会适应性发展及其品德培养的关系。通过对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生的829位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从家长的角度全面测查了家庭教育中人口学因素以及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期望与评价等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家庭教育与小学初中生社会适应性发展及品德培养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全文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介绍和疏理有关家庭教育现状及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适应性和子女品德培养方面已有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技术路线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以江西省城乡829名小学初中生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对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是综合讨论部分,主要在第二部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性及品德培养的关系,构建三者关系模型,并籍此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在发展学生社会适应性及其品德培养中的实效。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结果作出一个系统性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