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监督职能之比较研究
【6h】

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监督职能之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引言

一、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在监督理论渊源上的比较

(一)我国人大行使其监督职能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监督理论

2、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人民监督思想

(二)美国国会行使其监督职能的理论根据

1、主权在民论

2、分权制衡论

3、有限政府论

(三)中美两国代议机关监督理论来源的比较

1、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2、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

3、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不同

(四)启示:要正视西方文明的属性

二、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在监督主体上的比较

(一)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美国参、众两院在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上的比较

1、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产生方式和权力

2、美国参、众两院的产生方式及其权力

3、两者在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上的异同

4、启示:要不断加强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建设

(二)我国人大代表与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上的比较

1、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及其权力

2、美国国会议员的产生方式及其权力

3、我国人大代表与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上的异同

4、启示:在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上要扩大直选范围并引入竞选机制

三、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在监督对象及其与监督主体的关系上的比较

(一)我国人大监督的对象及其与监督主体的关系

1、我国人大监督的对象

2、人大监督对象与监督主体的关系

(二)美国国会监督的对象及其与监督主体的关系

1、美国国会监督的对象

2、国会监督对象与监督主体的关系

(三)两者在监督对象及其与监督主体的关系上的异同

1、两者在监督对象上的异同

2、两者在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关系上的异同

(四)启示:要不断加强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与制约

四、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在监督的内容和范围上的比较

(一)我国人大监督的内容与范围

1、人大监督的内容

2、人大监督的范围

(二)美国国会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1、国会监督的内容

2、国会监督的范围

(三)两者在监督的内容和范围上的比较

(四)启示:要不断充实人大监督的内容和扩大人大监督的范围

五、我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在监督方式上的比较

(一)我国人大行使其监督职能的方式

(二)美国国会行使其监督职能的方式

(三)两者在监督方式上的比较

(四)启示:要不断强化我国人大监督的手段,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效能

结论部分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代议机关在监督职能行使方面作一系统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到差距,发现问题,并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自诞生以来虽然在监督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与美国国会行使监督职能相比,我国人大监督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大监督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通过具体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人大在行使其监督职能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国会在行使监督职能方面所积累的有益经验,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大监督制度,增强人大监督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