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粘合柔性立管抗拉铠装条带应力计算模型及疲劳分析研究
【6h】

非粘合柔性立管抗拉铠装条带应力计算模型及疲劳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非粘合柔性立管概述

1.2.1 柔性立管结构

1.2.2 柔性立管布置

1.2.3 柔性立管优点

1.2.4 柔性立管失效模式

1.3 柔性立管疲劳分析研究进展

1.4 柔性立管整体分析研究进展

1.5 柔性立管局部分析研究进展

1.5.1 抗拉条带轴向应力

1.5.2 抗拉条带局部弯曲应力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柔性立管结构响应数值分析

2.1 引言

2.2 分析方法

2.3 数值模型

2.3.1 模型参数

2.3.2 网格划分

2.3.3 接触设置

2.3.4 边界条件

2.4 结果分析

2.4.1 轴向刚度

2.4.2 扭转刚度

2.4.3 弯曲响应

2.5 本章小结

3 抗拉条带轴向应力的计算

3.1 引言

3.2 假设条件

3.3 抗拉条带粘附-滑移模型

3.3.1 粘附状态

3.3.2 滑移萌生

3.3.3 滑移状态

3.3.4 临界条件

3.3.5 弯矩–曲率关系

3.4 返回映射算法

3.5 轴向应力的计算

3.6 算例验证

3.6.1 有限元模型

3.6.2 结果及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抗拉条带局部弯曲应力的计算

4.1 引言

4.2 假设条件

4.3 扭率和曲率分量的增量

4.3.1 参考坐标系

4.3.2 一般表达式

4.3.3 显式表达式

4.4 简化模型

4.4.1 轴对称模型

4.4.2 纯弯曲模型

4.5 算例验证

4.5.1 有限元模型

4.5.2 结果及对比

4.5.3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疲劳算例分析

5.1 引言

5.2 柔性立管整体响应

5.3 柔性立管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5.4 疲劳分析

5.4.1 ASE对疲劳损伤的影响

5.4.2 BIT对疲劳损伤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随着油气行业逐步走向深海,将油气从海底输送到海面的平台或FPSO上的柔性立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立管,柔性立管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弯曲顺应性,适应更深的水深和更高的压力。然而,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其疲劳分析极为复杂。实验证明,柔性立管的疲劳主要表现在抗拉铠装层上。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研究了深海柔性立管抗拉铠装条带应力计算模型,并进行疲劳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对柔性立管进行简要概述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柔性立管的结构、各个层的作用、布置方式、失效模式。然后对柔性立管的应力计算模型及疲劳分析现状进行总结。 2)使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柔性立管在拉伸、压缩、顺时针扭转、逆时针扭转、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并与试验结果、理论结果进行对比。 3)根据张力梯度与摩擦力的关系,可以将条带所处的状态分为:粘附状态、部分滑移状态和完全滑移状态。应用返回映射算法,推导出柔性立管抗拉条带轴向应力的计算模型,并考虑剪切效应、泊松效应、弯曲导致的张力等的影响。通过ANSYS数值模型进行验证。 4)提出柔性立管抗拉条带局部弯曲应力的通用计算模型,并考虑轴向应变对局部弯曲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简化条件可以简化为不同学者提出的简化模型,通过ANSYS数值模型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验证。 5)计算柔性立管的疲劳。基于数值软件OrcaFlex计算南海某FPSO柔性立管在该海况的总体响应,然后用本文推导的抗拉条带应力计算模型进行条带应力的计算,利用雨流计数法对应力时程进行计数,并进行平均应力修正,最后采用S-N曲线法计算柔性立管的疲劳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