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设项目双边道德风险正式与非正式控制研究
【6h】

建设项目双边道德风险正式与非正式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契约效率分析

2.2 关系契约理论与中国式“关系”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建设项目双边道德风险正式控制博弈模型

3.1 基本模型

3.2 违约金和最优风险分担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建设项目双边道德风险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博弈模型

4.1 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共同作用博弈模型

4.2 本章小结

5 建设项目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影响关系分析

5.1 建设项目正式控制影响关系分析

5.2 建设项目非正式控制影响关系分析

5.3 建设项目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影响关系分析

5.4 建设项目正式和非正式控制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键费用大小关系证明过程

附录B 竞争性招标方案证明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在基础设施及民用建筑等领域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建设项目中包括众多参与人,其中业主和承包商是核心主体,双方的合作行为对项目成功产生关键影响。然而业主和承包商在合作的过程中因各自利益不一致所导致的投机行为很可能引发双边道德风险,影响项目绩效。正式控制通过详细的正式契约条款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双方投机行为,信任、人情等非正式控制在协调信息与资源交换的同时可以激励双方努力水平的提高,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分别就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对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的作用机理以及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改善承发包努力水平以抑制双边道德风险发生,促进项目绩效的提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针对承发包双方均不可观测的努力水平共同导致的成本超支风险,通过建立正式契约对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的抑制博弈模型,分析业主和承包商双边道德风险发生机制以及违约金对抑制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事前效率)以及合同违约(事后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承包商承担全部成本超支风险或者业主自由设置违约金均无法同时实现事前和事后效率;在正式契约中设计最优风险分担比率不仅可以同时抑制事前双边道德风险及事后违约的发生,而且能最小化业主的期望费用。
  然后,建立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对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的抑制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共同作用对抑制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引入信任等非正式控制可有效协调业主和承包商的合作、激励双方提高各自的努力水平,进而更高效地抑制事前双边道德风险及事后违约的发生。
  最后,在“关系”导向性的中国社会环境下构建正式契约、信任(善意信任、能力信任)、人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正式和非正式控制理论研究模型,分析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对抑制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正式契约能直接抑制业主和承包商双边道德风险的发生;信任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双方努力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可以通过影响正式契约而降低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其中,善意信任替代了正式契约的作用,能力信任补充了正式契约的作用;人情除了对抑制承发包双边道德风险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外,还会对信任以及正式契约对双边道德风险的影响关系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即在中国社会环境下信任和正式契约对业主和承包商双边道德风险的抑制作用有赖于人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