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蓝莓果实潜伏侵染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防治研究
【6h】

蓝莓果实潜伏侵染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防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果蔬采后真菌病害的研究现状

1.2 果蔬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1.3 拮抗酵母在采后真菌病害防治中的研究及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蓝莓果实潜伏侵染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蓝莓病原真菌拮抗酵母抑菌能力检测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4 蓝莓果实采前的生物防治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蓝莓采后贮藏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果蔬采后腐烂变质,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真菌产生的毒素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缺乏对蓝莓采后真菌病害种类的认识及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给蓝莓的病害防治及贮藏保鲜带来了困难。本文对辽宁地区蓝莓果实潜伏侵染的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利用从蓝莓果实中分离到的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进行了采前防治的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组织分离法从8个品种蓝莓果实中分离出9种潜伏侵染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9种真菌分别为: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芽枝霉属(Cladosporium sp.)、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um)、茎点霉属(Phoma sp.)、毛壳属(Chatetomium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其中,互隔交链孢霉和灰霉菌可从多个品种中分离,为蓝莓果实主要潜伏侵染病原真菌。
  2.8个品种蓝莓果实的带菌率统计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蓝莓果实普遍存在真菌潜伏侵染现象,不同品种带菌率存在差异,“M7”带菌率较高,“布里吉塔”、“奥尼尔”和“南好”的带菌率较低。
  3.从蓝莓果实中分离到一株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该酵母能够显著抑制青霉菌、灰霉菌、毛壳菌、黑曲霉、互隔交链孢霉和镰刀菌等蓝莓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4%、87.81%、77.12%、76.45%、71.08%和59.88%,可用于蓝莓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4.利用葡萄有孢汉逊酵母并结合水杨酸和壳寡糖制备生防菌剂,在蓝莓果实采收前喷施,结果表明,喷施生防菌剂能显著增强蓝莓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抵抗能力,有效降低蓝莓采后病害的发生率及其带来的损失。其中,葡萄有孢汉逊酵母结合水杨酸处理的果实腐烂率及腐烂指数最低,分别为5.1%和1.7%,显著低于对照的37.50%和19.72%。施用葡萄有孢汉逊酵母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对人工接种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生防菌剂能够提高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进而增强果实的抗病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