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阴极MECs-MFCs自驱动系统回收铜钴与抑制剂效应
【6h】

生物阴极MECs-MFCs自驱动系统回收铜钴与抑制剂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生物电化学系统

1.1.1 生物阴极BESs

1.1.2 生物阴极BESs在重金属处理方面的研究

1.2 生物阴极MECs-MFCs自驱动系统处理铜与钴

1.2.1 铜、钴资源浪费与废旧的锂离子电池

1.2.2 MECs-MFCs自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1.3 纯菌生物阴极MFCs还原Cu(Ⅱ)的抑制剂效应

1.3.1 BESs系统中阴、阳极电子传递机制

1.3.2 抑制剂对BESs系统性能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电极材料与离子交换膜

2.2.3 阴阳极溶液组成

2.3 系统性能参数

2.3.1 系统电流、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和阴极库仑效率

2.3.2 系统电子回收率

2.3.3 产品比收率

2.4 分析方法与系统性能表征

2.4.1 Cu(Ⅱ)、Co(Ⅱ)的测定方法

2.4.2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4.3 氢气的测定

2.4.4 胞外有机物和生物质的测定

2.4.5 生物阴极电化学活性菌的分离和鉴定

2.4.6 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2.4.7 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

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 生物阴极MECs-MFCs自驱动系统处理铜与钴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装置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生物阴极MECs-MFCs自驱动系统性能分析

3.3.2 不同初始Cu(Ⅱ)浓度下的系统性能比较

3.3.3 不同MFCs体积下系统性能比较

3.3.4 电极形貌与产品分析

3.3.5 MECs阴极生物膜菌群结构分析

3.4 小结

4 纯菌生物阴极MFCs还原Cu(Ⅱ)的抑制剂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改变铜浓度时系统性能分析

4.2.2 抑制剂作用时系统电流与铜还原变化分析

4.2.3 不同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4.2.4 产品价态分析

4.2.5 电极表面形貌和元素分析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铜和钴广泛存在于微电子领域,如锂离子电池中。考虑到铜钴天然矿石的稀缺和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环境污染,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铜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新近发展的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BESs)在处理重金属方面展现着明显的优势。虽然已经开发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驱动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MECs)的自驱动系统处理Cu(Ⅱ)与Co(Ⅱ),但MECs的阴极为化学阴极,系统处理Cu(Ⅱ)和Co(Ⅱ)的速率较慢。因此,有必要发展新型的MECs-MFCs自驱动系统,实现高效的Cu(Ⅱ)和Co(Ⅱ)去除。生物阴极BESs是利用微生物为催化剂的反应器,具有化学阴极不可比拟的优势。开发生物阴极MECs-MFCs具有提高Cu(Ⅱ)和Co(Ⅱ)回收速率的潜力。另一方面,生物阴极的电子传递机制,特别是阴极电极、微生物、电子受体间的关系与作用都还知之甚少。而呼吸链抑制剂和铜浓度可能是影响还原Cu(Ⅱ)生物阴极MFCs中电极、微生物与Cu(Ⅱ)受体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1)构建生物阴极MECs-MFCs的自驱动系统,以期提高Cu(Ⅱ)和Co(Ⅱ)回收速率;(2)分别考察不同铜浓度、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和2,4-DNP对纯菌构建的生物阴极MFCs还原铜性能影响,以期剖析不同电化学生物催化剂下的阴极电极、微生物、Cu(Ⅱ)电子受体间的关系。
  主要结论如下:
  (1)生物阴极MECs-MFCs的自驱动系统在Cu(Ⅱ)和Co(Ⅱ)初始浓度为50 mg/L和40mg/L时的处理速率分别为6.0±0.2 mg/(L·h)和5.3±0.4 mg/(L·h),是化学阴极MECs-MFCs对照系统的1.7和3.3倍;MFCs中较高的初始Cu(Ⅱ)浓度和较小的阴极工作体积不仅能提高Cu(Ⅱ)和Co(Ⅱ)的处理速率(分别为115.7 mg/(L·h)与6.4 mg/(L·h)),且能产氢(0.05±0.00 mol/mol COD)。生物阴极的宏基因组分析表明,Proteobacteria占总菌群的67.9%,其次为Firmicutes(14.0%),Bacteroidetes(6.1%),Tenericutes(2.5%),Lentisphaerae(1.4%)和Synergistetes(1.0%)。
  (2)从混菌驯化的生物阴极MFCs中分离并鉴定出4株菌,暂分别命名为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JY1、Citrobacter sp.JY3、Pseudomonas aeruginosa JY5和Stenotrophomonas sp.JY6。改变初始Cu(Ⅱ)浓度、添加抑制剂不改变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 JY1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JY5的系统电流和铜还原率,说明这两株菌并没有对电极到Cu(Ⅱ)之间的电子传递产生促进作用;而提高铜浓度可增加Citrobactersp.JY3和Stenotrophomonas sp.JY6的系统电流和铜还原率,证明这两株菌的存在与电极到Cu(Ⅱ)之间的电子传递相关;但添加抑制剂时,Citrobacter sp.JY3的电流与铜还原率都不受影响,表明其胞内电子传递可能并没有参与Cu(Ⅱ)从电极得电子的过程;而Stenotrophomonas sp.JY6的胞内电子传递与电极到细胞的电子传递过程相关,因为在抑制剂作用时,呼吸链受到影响的同时,系统电流和铜还原率也随之降低。该结果表明,还原Cu(Ⅱ)的生物阴极MFCs中阴极电极、回路电流、Cu(Ⅱ)末端电子受体间有着不同的关系,该关系依电化学活性菌的不同而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