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6h】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2.2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2.2.1 理论依据

2.2.2 现实依据

3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3.1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现状

3.2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考核指标不科学

3.2.2 考核方式不合理

3.2.3 考核评价片面

4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4.1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内涵分析

4.1.1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维度

4.1.2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原则

4.2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主体

4.3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分析

4.3.1 指标选择

4.3.2 权重设计

4.3.3 计算得分

4.4 构建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指标的分析

4.4.1 对二级单位学生工作领导的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具体内容

4.4.2 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具体内容

4.3.3 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评价内容

5 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

5.1 有助于激励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提升

5.2 有助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5.2.1 有利于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5.2.2 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5.3 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量表实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辅导员主要负责一系列诸如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这对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挑选德才兼备的辅导员,激励他们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考核评价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可以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规范性。就目前各高校实施其考核评价后的反馈结果来看,在考核评价的构建原则、维度选择、权重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只考察了辅导员的工作实效,并没有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素质与业务能力,不利于辅导员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都导致辅导员考核体系没能体现其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的现状出发,指出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辅导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为评价维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导向性、定向与定量相结合、兼顾过程和结果及重视反馈为原则,进行指标设计、权重设计和计算得分。再此基础上,运用360度考核法,给出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由此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光为高校的学生工作系统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给出依据,也有利于辅导员的自我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