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活动对洪水预报影响分析及防洪调度研究
【6h】

人类活动对洪水预报影响分析及防洪调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 引言

1.1.1 我国洪涝灾害特点

1.1.2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2防洪措施概述

1.2.1 防洪工程措施

1.2.2防洪非工程措施

1.3研究现状

1.3.1 洪水预报

1.3.2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预报

1.3.3水库防洪调度

1.3.4河道过流能力分析及洪灾损失评估

1.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论文研究总体框架及技术路线

2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效应

2.1 引言

2.2水文效应分析流程

2.3数据挖掘方法

2.3.1决策树技术

2.3.2 T-S模糊推理

2.4基于决策树的水文效应推理模式

2.4.1 决策树推理模型结构

2.4.2推理规则产生流程

2.5应用实例

2.5.1 碧流河水库流域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2.5.2丰满水库流域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2.5.3 降雨径流关系的变点分析

2.5.4场次洪水拦洪比推理模式的建立

2.5.5场次洪水拦洪比推理模式的验证

2.5.6流域洪水洪量预报修正

2.6 小结

3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贝叶斯概率洪水预报

3.1 引言

3.2模型关键技术

3.2.1 贝叶斯分析

3.2.2马尔科夫蒙特卡洛(MCMC)模拟

3.2.3随机抽样器

3.3 贝叶斯概率洪水预报模型

3.3.1模型结构

3.3.2模型预报流程

3.3.3模型特点

3.4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3.5应用实例

3.6 小结

4水库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及超标准洪水淹没模拟

4.1 引 言

4.2水库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4.2.1 影响河道过流能力的因素

4.2.2模型及求解方法

4.2.3模拟计算及结果

4.3超标准洪水淹没模拟

4.3.1模型及求解方法

4.3.2模型相关问题的处理

4.3.3超标准洪水淹没损失评估

4.3.4模型可靠性检验

4.3.5超标准洪水淹没模拟

4.4水库下游防洪能力信息服务系统

4.5 小结

5基于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分级的水库预报调度方式

5.1 引言

5.2 分级调度方式设计

5.2.1 设计思想

5.2.2判别指标的选择

5.2.3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变化规律挖掘

5.2.4预报调度方式的选定原则

5.2.5汛限水位值的选定方法

5.2.6分级调度方式设计流程

5.3应用实例

5.3.1 碧流河水库原调度方式

5.3.2下游河道分级推理规则

5.3.3分级调度规则的确定及其可能抬高的汛限水位值

5.3.4实时防洪预报调度流程

5.3.5分级调度方式模拟调度

5.3.6河道现状过流能力条件下的水库调度

5.4 小结

6河道防洪工程措施方案与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

6.1 引言

6.2可变模糊优选模型

6.3 河道防洪工程措施方案优选

6.3.1 待选工程措施方案的确定

6.3.2 工程措施方案的优选指标确定

6.3.3河道防洪工程措施方案优选

6.4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

6.4.1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4.2水库下游洪灾淹没损失指标计算

6.4.3其他指标计算

6.4.4碧流河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

6.5 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不仅洪涝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而且缺水问题突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的作用,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减害增利,更好地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减少洪涝灾害、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及其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吉林省丰满水库流域小水库塘坝对水库来水的影响分析研究”课题、“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下游河道防洪能力分析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效应,并将其引入概率洪水预报之中,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将水库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变化的特性引入到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的制定中,使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更加贴近于实际:考虑洪灾损失指标,利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分别选出了河道防洪工程措施最优方案和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最优方案,为河道防洪和水库实时调度提供了决策支持。 (1)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不断加重,迫切需要量化人类活动对水文预报的影响程度。针对该问题,首先分析了碧流河水库流域和丰满水库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得出前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后者受影响较大的结论。然后通过对流域下垫面变化、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情况的分析,获得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的变点,并采用降雨径流趋势分析的方法对变点进行验证,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变化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效应。以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且多数水库运行资料短缺的丰满水库流域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基于决策树技术的场次洪水拦洪比推理模式,并利用T-S模糊推理方法对推理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建推理模式基本一致,利用决策树建立的推理模式可信度较高。应用该模式对流域场次洪水洪量预报修正的效果较好,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洪水预报。 (2)提出了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贝叶斯概率洪水预报模型,该模型通过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效应推理模式推求获得场次洪水拦洪比及拦洪过程,利用场次洪水拦洪过程对原预报方案预报结果进行实时校正。模型利用贝叶斯分析对原预报方案预报结果的后验分布函数进行转换,利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对高维分布函数进行吉布斯抽样模拟,通过大量迭代得到该分布函数的特征值与期望值,期望值即为概率预报的结果。抽样过程中分别考虑了人类活动影响的下限、上限和最可能实时校正作用。以丰满水库流域为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而且实用,预报精度相对较高。人类活动水文效应对洪水峰值预报影响较大,而对洪水峰现时间预报影响相对较小。 (3)以碧流河水库下游河道及防护区城子坦镇为研究背景,针对缺乏实测流量资料的水库下游河道,利用一维河网水力计算软件MIKE11建模,模拟计算了多种工况(不同河床糙率系数、潮汐)条件下水库下游河道的过流能力,并利用HydroInfo水力计算软件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河床糙率系数和潮汐对河道过流能力的影响程度,得出河床糙率系数对于全河道过流能力较敏感,潮汐对于入海口河段影响较大的结论。水库下游过流能力研究成果是考虑下游河道过流能力的水库防洪调度研究的基础。利用一维、二维河网水力计算软件MIKE11、MIKE21建模,模拟分析了水库下游城镇在超标准洪水作用下的淹没状况。采用分类洪灾损失评估方法对淹没损失进行了评估,为水库汛期风险管理提供指标数据。基于B/S模式设计开发了水库下游防洪信息服务系统,为水库河道联合调度提供信息支持。 (4)针对下游有防护任务且防护目标距离入海口较近的水库,由于受堤防、河床糙率、潮汐的影响,其下游河道的过流能力较设计值(设计值偏安全地考虑了河床糙率、入海口潮汐变化影响)有较大的变化,而已有的预报调度方式大多是将其概化为定值进行设计的,并没有考虑河道过流能力变化特性的实际情况,以碧流河水库为研究背景,制定了基于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分级的预报调度方式。该方式以考虑预报误差的累积净雨、入库流量和下游河道的过流能力为调度判别指标,将过流能力从以往大多采用的单纯约束提升到动态变化过程,更加贴近现实。随后的实例分析阐述了分级预报调度方式的制定过程,并通过对3场不同类型洪水的调节验证了该预报调度方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5)以碧流河水库及其下游河道、防护区城子坦镇为研究背景,应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分别对河道防洪工程措施方案与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进行了优选。从防护区淹没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多角度出发,将淹没面积、淹没最大水深、淹没经济损失、工程建设费用、社会和谐度和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确定为工程措施方案优选指标。优选结果表明,加固险堤,疏浚防洪标准较低的部分河道,使下游防洪标准洪水达到18年一遇这一方案最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了在水库汛限水位抬高的情况下,下游城镇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淹没损失。结合水库防洪风险、年平均发电量、洪水资源利用率及供水保证率可靠度四项指标,确定了水库在实时调度阶段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满意决策方案。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