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脾肾相关理论在名中医消渴病医案中应用的数据挖掘研究
【6h】

脾肾相关理论在名中医消渴病医案中应用的数据挖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传统理论研究和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脾肾相关理论、消渴病脾肾相关理论,以及该理论在现代名中医消渴病医案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肇始于秦汉的《内经》、《难经》,东汉张仲景在临证中继承发展了该学说。隋唐以后,不同学派开始探讨脾肾之间关系,出现了学术争鸣。孙思邈重视脏腑辨证,尤其强调脾胃的重要性,南宋许叔微在脾肾关系中,尤为重视肾的阴阳变化。金元四大家均深研中医经典,从不同角度对脾肾相关理论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明代的温补学派强调温补脾肾。其中李中梓明确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标志着脾肾相关理论的确立。清代医家又进一步补充完善。至现代,邓铁涛教授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脾肾相关理论作为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医家普遍重视脾肾相关理论,将其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中,消渴病就是其中之一。
   中医的消渴病,包括西医学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且并发症多,已成为继冠心病、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从脾肾理论出发提出了消渴之名,这是中医文献中关于消渴的最早记载。东汉张仲景强调消渴病病在下焦,纠正了《内经》所论述的病位在中上焦之偏颇,为肾消的提出打下基础。隋唐时期,对消渴病内涵的认识更加明确。隋末甄立言不仅提出了较为完整准确的消渴病概念,而且把广义消渴分为消渴病、消中病、消肾病三类,而消中病、消肾病的病位分别在脾胃和肾上,进一步明确了脾胃肾在消渴病中的重要性。金元医家对消渴病的探讨更深一层,明确提出上、中、下三消的名称及中消属胃,下消属肾的脏腑病位归属。明清以后,对消渴病的认识继续发展。明代张景岳首次提出阳消、阴消的概念。指出阴消的病位根本当属肾和治当补肾以资化源的治疗原则。明代御医戴思恭首次提出“消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